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文章插图
瓢虫,是人们常见的一种昆虫,也是一种常见的寄生害虫,是由卵生幼虫到成虫的过程,在不同地区也有很多品种 。它的寄主主要为一些昆虫和植物,以卵产在植物根茎部或树皮上,是一种寄生于农作物的害虫 。生活习性:成虫生活于土中,以吸食植物汁液为主,能传播病毒、细菌、真菌等多种病原菌或寄生虫 。它们通常从一株植物上取食多汁幼嫩叶片或果实,有时也取食种子和芽 。
1.体色
体色,也就是瓢虫的体色,是最常见且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判断种类的重要特征 。例如,瓢虫为白色,只有身体各节黑色(少数为白色),身体正面具有一个黑色凸起,基部呈现淡黄色(见图1) 。其他部位均为白色 。但有时会出现其他颜色的瓢虫,比如:栗色、灰白色、蓝白色等,这类常见于亚热带作物上 。有些品种,会在虫体尾部长出“Y”字形尾巴,会从前头延伸到后头,尾巴可从中后段延伸到前胸背部,形成一个“Y”字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屁股”(大肚子);或者成鱼腹白色,尾端有“S”形尾巴;也有体色较深者,即俗称“小肚皮”(小肚子) 。
2.习性
瓢虫的幼虫和蛹都是寄生在植物上,寄生在果实上,成虫在叶片上取食,幼虫以根、茎或树皮作为主要生活器官 。当一种虫子侵入另一种害虫或寄主植物时,幼虫会将寄主植物中所有可食用叶片上的或果实上的叶片吞食,然后爬上寄主植物或其他枝叶上取食 。一旦入侵寄主植物时,幼虫就会蛀食寄主植物嫩叶和幼果为食 。幼虫具有取食寄主部位的习性 。
3.生活史
成虫多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产卵,卵为圆锥形,宽约10~15毫米,顶端钝圆,顶端带尖,卵卵黄白色,每窝产卵量6~8粒左右,卵直径约2毫米,卵多呈椭圆形 。卵质稍硬,白色,黄白色或淡黄色,卵外被一层蜡质,背面可见卵环,中心为一个圆形突起 。老熟后卵块无刺穿性,无臭 。幼虫发生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成虫发生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 。幼虫一般能发育成3龄,即初龄期、成幼虫期、蛹期各1龄 。
4.寄主
瓢虫属于卵生害虫,一年只有一代,由卵子到成虫阶段为一生,所以又有卵虫之称 。卵的大小有很大差异,多数在6毫米至7毫米之间,个别的可达8毫米左右 。其中最大的直径为7毫米左右,但只有两个卵 。这种卵是许多种类卵中最大的,从其上可以看到一些微小的气孔 。瓢虫的取食方式一般是由幼虫取食卵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幼虫取食成熟的植物果实,同时在根、茎、叶、花、果等部位进行取食为害 。
5.危害症状
【瓢虫的显著特征是什么】瓢虫在我国各地的分布范围较广,多以成虫危害为主,若虫以卵从植物上或土表钻入 。幼虫和成虫在寄主植物茎、叶等部位取食,被害部位形成针孔状或条状孔洞,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死亡及烂根 。蚜虫能传播多种病毒病 。叶螨常引起叶片卷曲,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有时还能传播青霉病、叶斑病等病毒病 。此外,瓢虫还能传播灰霉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原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