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歌会,三月三歌会节日风俗( 三 )


每到歌节时,壮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各成一方,歌手们站在台上,按照一定的程式和唱法,互相对唱山歌 。 山歌大多是以猜谜、盘问的形势,现编现唱,最后还要唱分别歌 。 歌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 。 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 。 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 。 小的歌节有一、二千人,大的歌节可达数万人之多 。 在歌节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 。 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节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 一个较大的歌节,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 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节 。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 。 侗家传说,古时他们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 。 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 。 为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了 。 侗族多于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故亦称“花炮节” 。
瑶族的三月三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把这天取名为三月三,又名“干巴节” 。 每年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狩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且烤成干巴带回家,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 。 妇女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4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 。 节日当天,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1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 。
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族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传统节日,以祭祀社神和给自己祖先扫墓为主要形式,前后持续时间达三十天之久 。 布依族“三月三”具有宗教文化、感恩文化、枫香文化的内容,每家都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通过“扫墓挂青”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体现民族的团结友爱的精神 。
壮族三月三这一天是个什么样的节日?是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农历3月3在广西当地被称为是歌圩节,是当地的情人节,壮族的青年男人女会聚在一起,一边跳舞一边唱歌,然后也会一起吃美食,是壮族祭祖的一个节日,当地全体公民会放假两天 。
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三月三歌会是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白族男女在三月三歌会期间会公开对唱白调 。 并且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第一天,节日一直持续到九月九日结束 。 而三月三歌会期间,妇女会前往前往保和寺赶会求子,老年妇女会前来保和寺还愿 。
三月三歌会是白族的节日
三月三歌会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按照白族的传统,男女在三月三歌会期会公开对唱白调,而三月三歌会从三月三日开始,直到九月九日结束 。
三月三日是白族男女在一年中可以尽情歌唱的第一天,在这一天妇女会前往保和寺赶会求子,老年妇女会前往保和寺还愿,中青年会前往保和寺对歌、听歌或寻找知音 。
此外在三月三这一天,大理坝子各村的白族人会聚集在保和寺,白天会成群结队的对歌,黄昏后进入对歌的高潮阶段,并且一对对情侣也会在寺内或村间低吟浅唱 。
在三月三,各个地方都有哪些寓意和传统习俗?在少数民族内仍保留三月三情人节的习俗 。 比如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展示她们的美丽 。 小伙子们也等着这一天,他们有机会认识很多姑娘,和她们对歌,如果相互喜欢的话,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 。 所以歌会散了之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拉拉扯扯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