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里奇电影,盖里奇电影排名( 二 )


盖里奇电影,盖里奇电影排名

文章插图
盖.里奇的作品的特点有哪些?(1)后现代主义
盖·里奇图册
许多人对于后现代风格的电影认识只有一个很笼统的概念 , 认为像周星驰昆汀那样的电影就是后现代主义电影 。 但事实上 , 电影中的后现代风格是有两个分支的: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是指:以“无深度.无中心.无根据.自我反思.游戏式的”为风格的艺术 , 一般是反映这个时代性的变化的某些方面 。 而后现代性是指怀疑单一体系 , 大叙事手法的风格 , 是现代商品社会的表现形态 。 两者的区别在于:后现代主义具有知识分子精英的怀疑气质 , 往往在作品中包含强有力的讽刺或对当下社会事务的反思 。 后现代性更多的是一种大众性的世俗文化 , 草根精神 。 当然两者的概念并不是截然泾渭分明的 。 因为两者都不再相信宏大而单一的叙事模式 , 都推崇解构手法 。 那么我们可以做简单的归类 , 周星驰的电影是具有后现代性的电影 。 《暴雨将至》《罗拉快跑》《低俗小说》属于后现代主义电影 , 两者是一种内涵层次上的区别 。
而盖里奇电影中的后现代主义风格在思想内核上和众多的后现代主义电影是一脉相承的 。 如电影《罗拉快跑》表达的是关于时间和人生偶然性的思考 。 用导演的话说是“这是一部探讨世界可能性、生命可能性和电影可能性的电影 。 ”盖里奇在《两杆大烟枪》和《偷拐抢骗》中对生命的偶然性都作出过个人的阐述:电影中的几伙人追逐的物品几经易手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节都深刻揭示了这种后现代主义电影中努力想表达的主题:生命的不确定性 。 以及《暴雨将至》和《低俗小说》运用圆形叙事的结构揭示了暴力的反复性与荒诞性 , 在里奇的电影中均有所涉猎 。
(2)解构
解构作为后现代电影中不可缺少的烙印已经被解读出了相当宽泛的涵义 , 大家比较熟悉的释义有以解构人物性格为主的电影 , 如周星驰电影系列 , 这一类的电影中往往是将主要人物性格解构 , 仅保留其癫狂气质或神经质的一面 , 同类的还有丹尼保尔的《猜火车》 , 他的电影中很多角色都是偏执狂 , 在整部电影中絮絮叨叨个没完 , 在这些电影中 , 解构是作为突出电影荒诞与黑色幽默的一种伎俩 。 而另一种常用的解构是针对电影情节方面的 , 盖里奇的电影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所涉猎 , 只不过其更用心与对后者的运用 。
他的电影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支离破碎的电影情节与多线并行的叙事方式 , 对于这种解构方式很多人会将盖里奇和昆汀的解构风格归为一类 。 其实两人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昆汀式的解构是从电影的整体出发 , 将剧情划分为几个段落 , 交叉叙述 , 是非线性的叙事 , 也属于分段式电影 。 而盖里奇的电影从整体上来看是遵循线性叙事的模式 , 而将段落中的单个场景剧情解构 , 最著名的是《偷拐抢骗》中那场各路人马撞车的戏 , 三路人在影片中第一次相遇 , 在毫不知情相互影响 。 在这里导演运用交叉蒙太奇手段 , 将前因后果倒置 , 先展现结果再逐个交代起源 , 增强了黑色幽默的效果 。 简单概括一下 , 盖里奇的解构手法就是从单个段落入手 , 舍弃人们正常的时空观 , 而以因果关系来组合情节 , 但因手法娴熟 , 衔接合理 , 而丝毫没有让观众产生突兀的感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