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烟薰味的香味吗?


你喜欢烟薰味的香味吗?


文章图片


你喜欢烟薰味的香味吗?


作者:黎荔

用过一款香水 , 一上来就是一股香甜的炒栗子味 , 融合着檀香木所营造的烟薰感 , 比起咖啡味道 , 更像是一杯可可后续会出现的隐隐约约的苦味 , 像沉厚的药味 , 又像枯叶被火焚烧后的味道 。 按说 , 烟薰火燎的 , 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是极难闻的味道 , 可香水这个东西就是这么奇妙 , 烟薰是香味调配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 。 平衡感 , 也就是香水行业内常说的“稳” , 是衡量香水是否是一支好香的最重要标准 。 有时 , 底蕴中的草木烟薰味的拿捏得当 , 会将整体香气衔接得水乳交融、温润如玉 。 一般来说 , 烟薰药感不会跑在前面 , 这种底层烘托的气味通常会在中调和后调才出现 , 以厚重的力量 , 使中调和后调饱满不甜腻 , 留香悠长而丰富 。 如果说一支香水中的各种气味 , 什么柑橘、茉莉、玫瑰、紫罗兰、鸢尾根、铃兰、芙蓉、依兰、橙花、迷迭香、熏衣草、勿忘我、小苍兰、栀子花、晚香玉、紫丁香、香柠檬、琥珀、安息香、木香、麝香、乳香 , 等等 , 彼此各自为政 , 像是群龙四下游走 , 那么烟薰、苦艾、广藿香、肉桂、橡苔、皮革这些气息就如一团蓬松云朵 , 让群龙在里面翻滚 , 又纠缠又追逐 , 以微妙的平衡感 , 让你一面觉尖锐刺耳一面又觉得棉软妥贴 , 忍不住的一闻再闻 。 当轻盈甜美的花香萦绕于烟薰之上 , 花香不再像往日一样飘忽无形 , 烟薰也不再沉闷无度 , 二者的结合颇有灵性 。 浓重的药草以及烟熏的气息 , 与花果香混合形成熏糖式的苦甜感 , 使原本单纯的甜味变得意蕴复杂 , 不再是一般糖香水的齁甜 , 而是像熏腊肉似的 , 把糖透过烟熏 , 熏上花朵檀香树脂这些香调元素 , 使它成为那种“你知道它甜 , 但却找不著甜在那”的隐约的甜蜜 , 从而摆脱了脂粉味 , 凭空生出一段清寂幽致之趣 。

因为喜欢有底蕴的味道 , 我在家里用香薰的话 , 也喜欢加以药香烟薰 , 最简易的做法 , 就是以天然肉桂木作为扩香载体 。 也就是将香薰精油滴在肉桂上面 , 每一支肉桂木的颜色、形态都有所区别 , 本身就有一定的观赏性 , 是家居中的装饰品 。 放在鼻子下面闻一闻 , 就是肉桂的味道 , 不是很好闻 , 但是配合精油后 , 会发生非常大的改变 。 我常用的是甜橙精油 , 每次一支肉桂木滴上3-4滴即可 。 神奇的气味融合后 , 散发出来的香味 , 层次会变得非常丰富 , 味道沉静悠扬 , 活泼又稳重 , 可以很好地缓解焦虑的心情 , 带来愉悦的感受 , 放在书房或客厅都是很好的选择 。 香气可以延续好几天呢!淡淡的、悠悠的散发出来 , 如同秋天夕阳西下 , 森林里散发出来的木质香味 , 枯叶感、烟薰感 , 初秋感 , 使这种气味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 香中带有一丝甜 , 但娇羞而不放纵 , 因为有烟薰木质的中性与沉稳 , 如定海神针 。 在这个世界上 , 1+1>2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 甜橙滴到肉桂上 , 某种阴阳调和之后的复合质地出现了 , 让人闻之忘俗的一种秋日焚叶的独特气韵 。

【你喜欢烟薰味的香味吗?】为什么我会独爱这种带有泥土味的草本烟重质感?也许就是所谓的对味吧?我忆起这也许是一种辛辣东方调 , 浓郁的花木 , 丰富的香料 , 又恰到好处地点缀一丝干柴烈火的烟尘感 。 不浮躁 , 不过分 , 保持着一份安静质朴 , 醇厚相宜 , 香味自然流露 。 想起唐代末期在僧人当中流行焚柏子香 。 及至宋代 , 无论佛寺还是道观 , 都普遍以柏子为香品 , 炉中静焚柏子 , 成了寺观中的一种常见景象 , 也成了清修生活的一种标志 。 诗僧斯植所咏《夏夕雨中》道:“满林钟磬夜偏长 , 古鼎闲焚柏子香 。 石榻未成芳草梦 , 西风吹雨过池塘 。 ”描绘山寺的盛夏之夜 , 睡在露天的石床上 , 只听钟磬声在林中缭绕 , 床头香炉内熏着柏子 , 其独特的草木气韵悄悄袭入梦乡 , 洇染着梦境 。 不过还没容睡稳 , 一场忽来的急雨便打断了好梦 , 也消除了溽热暑意 。 宋代士大夫对于柏子香的态度很有意思 。 当追求奢华生活品质之时 , 比如宴会、密友欢聚这类场合 , 他们一定要焚爇贵重名香 。 但是 , 逢到感觉需要独自清净一下的时候 , 则会改焚柏子香 , 似乎这种树籽所涵带的林木气息能够涤烦去躁 。 另外 , 士大夫们在养病时尤其讲究焚烧柏子 , 大概同样是因为其香气有安神清心的功能 , 可以稳定病人的情绪 。 柏子香是什么气味 , 其实就是一种辛辣的草木烟薰味 。 文人士大夫喜欢用朴素的、天然的材料 , 以最简单的加工 , 追求返朴归真的气息 。 遥想唐宋风雅 , 堆灰埋炭 , 散烧柏子 , 轻烟如丝 , 烟霞蕴郁 , 香韵甘醇厚实 , 柏香久而不散 。 也许祖先们早就发现 , 有些植物和果实 , 内蕴着如此浩瀚的能量 , 非以焚烧的方式不能燻灸出香气、香味、香性 , 然后通过嗅觉透入人体脉络和五脏六腑之中 。 在我的气味偏好里 , 也许埋藏着这个民族悠远的气味记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