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代理服务器-国内代理服务器

哈喽 , 各位网友 , 因为本文的核心知识点是国外的代理服务器和国内代理服务器 , 所以小编非常认真地搜集了关于国外的代理服务器的相关资料 , 并且井井有条地做了汇总 , 希望小编的辛苦付出能够让网友们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料 。
本文目录一览:

  • 1、德勤公司网络有使用国外的代理服务器吗
  • 2、请教:国外空间搭建代理服务器
  • 3、国外代理服务器IP会一直变吗
  • 4、国外代理服务器
德勤公司网络有使用国外的代理服务器吗是的 。
德勤公司的总部是在美国 , 所以德勤公司的网络是在美国的代理服务器上 , 受美国法律保护 。 代理服务器(ProxyServer)的功能是代理网络用户去取得网络信息 。 形象地说 , 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 , 是个人网络和Internet服务商之间的中间代理机构 , 负责转发合法的网络信息 , 对转发进行控制和登记 。
国外的代理服务器-国内代理服务器

文章插图
请教:国外空间搭建代理服务器Squid是Linux下最为流行的代理服务器软件 , 它功能强大 , 支持对HTTP、FTP、Gopher、SSL、WAIS等协议的代理; 设置简单 , 只需对配置文件稍稍改动就可使代理服务器运转起来 。 此外 , Squid具有页面缓存功能 , 它接受用户的下载申请 , 并自动处理所下载的数据 。 前期准备 Squid对硬件的要求是: 内存不应小于128M , 硬盘转速越快越好 , 最好使用服务器专用SCSI硬盘 , 对CPU的要求不高 , 400MHz以上即可 。 笔者所管理的代理服务器是Inter2150 , 安装了Red Hat Linux 7.2 , 安装时就带有Squid 。 有两块网卡 , 一块eth0配外部地址(比如211.88.99.66) , 一块eth1配内网地址(比如192.168.5.1) 。 如果安装了Gnome或其他图形界面 , 就可以在netconfig中给两块网卡配置IP地址 , 不然的话 , 可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路径下更改文件ifcfg-eth0和ifcfg-eth1 。 首先编辑ifcfg-eht0 , 有以下几项: DEVICE=eth0 (表示用哪块网卡) IPADDR=211.88.99.66 (设置该网卡的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252 (设置子网掩码) 同样编辑ifcfg-eth1 , 然后运行命令network restart就可以使配置生效了 。 对eth0、eth1进行配置后 , 可以用ifconfig命令来查看是不是配置成功 。 如果服务器只有一张网卡 , 也不用担心 , Linux可以在一块网卡上绑定多个IP地址 。 在图形界面下配置很简单 , 不赘述 。 如果在文本状态下配置 , 可以将ifcfg-eth0复制并命名为ifcfg-eth0:1 , 把它完全当成两块网卡来配就可以了 。 Squid的安装 1. 安装Linux 安装Linux在硬盘分区时要注意 , 最好不要让系统自己分区 , 而是手动分区 。 通常 , 在Linux系统中有且仅有一个交换分区(在文件系统形式中选择Linux swap) , 它用做虚拟内存 , 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 。 当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 , 要再建立一个128M(稍稍大一点 , 不会出错)的boot分区 , 这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 , 如果将boot作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 , 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 。 因为要用做代理服务器 , 建议再分一个分区“var” , 作为Squid的缓冲区 , 所以根据磁盘大小尽量分配大一点 , 最后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root分区 。 2. 安装Squid 新手安装Squid , 建议在安装Linux时就选中Squid , 它并不是默认选中项 , 而且也不在选择的大类中 , 要在详细列表中查找 。 如果没有安装 , 又不想重装系统 , 可以从 下载Squid软件 。 Squid代理服务器的设置 安装好Squid后几乎就可以用了 , 用编辑器打开/etc/squid/squid.conf文件(以root登录) , Squid的配置文件共有125个配置项 , 但是一般来说 , 只要修改几个配置项即可 。 找到“http_access deny all”并改为“http_access allow all”令所有的电脑都能通过代理服务访问互联网资源 。 其实只要修改该项 , Squid服务就可以启动了 。 为了更好地控制代理服务器的行为 , 还有几个可配置项需要考虑: 1. cache_mem: 设置代理服务使用的内存大小 , 一般推荐为物理内存的三分之一 。 2. cache_dir:设定缓存的位置、大小 。 一般格式如下: cache_dir /var/spool/squid/cache 100 16 256 cache_dir指定cache目录的路径 , 默认为/var/spool/squid/cache 。 /var/spool/squid/cache代表缓存的位置 , 使用squid -z指令会在这个目录下建立存储交换文件(swap files)的目录 。 100表示缓存最大为100M , 16和256代表一级和二级目录数 。 实际使用时 , 100M是不够的 , 如果硬盘够大 , 可以增加存储空间 , 比如:cache_dir /var/spool/squid/cache 2000 16 256 。 3. http_port:代理服务使用的端口号 , 默认为3128 , 可以使用其他的端口 , 注意将前面的注释符号“#”去掉 。 另外 , 使用端口不能和其他的服务重复 , 如果使用1024以下的端口 , Squid必须以root身份运行 。 4. maximum_object_size: 指定Squid可以接收的最大对象的大小 。 Squid缺省值为4M ,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定 。 启动Squid Squid可以设置为自动启动 。 运行命令setup , 在System services选项中选中Squid 。 设置后每次重新开机 , 都会自动执行Squid 。 如果是第一次启动 , 要建立/var/spool/squid下的暂存资料目录 , 先输入squid -z , 再启动Squid(直接运行Squid即可) 。 启动Squid后 , 在另一台Windows电脑上(以Internet Explorer 5.0为例)运行IE , 单击“工具” , 接着单击“Internet选项” , 再单击“连接”选项卡 , 选择“局域网设置” 。 在“局域网设置”窗口中的“地址”处填上Squid服务器的IP地址 , 在“端口”处填上“3218”(Squid软件默认代理的端口号) , 确定后退出 。 接下来 , 随意浏览一些网站检查Squid的运行情况 , 也可以查看logs下的access.log和cache.log , 看看代理是否运行正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