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三绝指: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和杜甫的诗加上李商隐则为乐府双璧!


乐府三绝指: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和杜甫的诗加上李商隐则为乐府双璧!

文章插图
乐府是我国四大乐之一,是西汉皇帝刘向的乐府机关 。关于“乐府”一词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但我们知道,“乐府”并不是当时中国的法律制度,而是后来汉朝皇帝为了加强统治、巩固政权对宫廷歌曲的管理而设 。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乐为天子所遣,其歌以五代为最;声如钟而无羽;律以三代为最 。”
1、五音三调之大抵
在中国古代的音乐中,有五音:商声、铜鼓、鸟鸣、玉磬、箫,而其中,商音和铜鼓的调子最为古朴、优美,也最有中国风;铜鼓和箫都属于吹弹乐器 。但在早期的时候,只有皇帝才会赐予五音谱(吕氏春秋·本纪);因为只有皇帝才会亲自演奏 。虽然这种乐器在我国才得以出现,但在西方国家却已经有了近两千年的历史 。
2、六声调式之别
在六声谱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调式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而五种声调中,有一种特殊的调式叫做半调式,它代表了乐府中的五种声调式 。而我国古代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传统乐器大笛和二胡则是其中之一 。而根据唐代孟浩然的诗中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乐器中最早的五种声调式是代表着不同音色的“二声” 。
3、四声五调之律法理论
我国的音乐,是以四声五调为理论依据的 。我国的音乐有不同的律法,例如五度为调 。五调一般是四声,但是也有不同的五调 。在四声五调中,五味(音高)是最重要的一种 。乐府歌曲,有不同的五味和五个声音的音调组合 。所以我们可以把中国的五种音调叫做五声调 。
【乐府三绝指: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和杜甫的诗加上李商隐则为乐府双璧!】4、八音律之特点
乐府八音律,它是我国最早的合拍音乐,也是我国最早的大型音乐 。这一点主要要从乐府中两位创始人说起,一位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歌上乐四首章,这首诗就是后来大诗人李白所作:大丈夫当如斯!——上乐四首章 。
5、一清二白三黄四红 。
这三个词,一清是指四声(清弦),二白是指白虎、黄鹤楼、木兰诗;三黄为指琵琶词,三黄为指指女声词,四红为指琵琶的歌词 。四声以清弦为主音乐,而黄鹤楼以女声为主 。这三首歌曲都以中宫开头,然后慢慢地由高到低、由慢到快的渐趋低音变化而结束 。这三首歌有一个共同特点:低音悠扬、高音深沉 。因为它们的演奏难度大,所以要用到最精湛的技艺才能表现出来 。其中黄鹤楼和木兰诗分别用了一种最复杂的发声方法,达到了极高造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