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的功效与作用


大葱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大葱,又名葱、香椿芽、黄椿、葱头、白葱、红椿、白皮蒜、白头翁等 。大葱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具有发汗解表、散寒止痛、温中下气、杀虫等功效 。主治风寒感冒、肠炎腹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症;主治胃寒呕吐、腹泻、疮疡、疖肿、疔疮肿毒;主治风湿痹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等症 。
1、健胃理气
在我国,大葱在全国各地的栽培都很普遍 。在我国,大葱的药用价值最突出的是它的健胃理气功效 。对人体有一定的作用:●理气散寒,发汗解表 。用于风寒感冒症状;●发汗解表,温中散寒;●温中散气,温肺止咳 。
【大葱的功效与作用】2、散寒止痛
大葱辛温发散,有散寒止痛之功 。本草求真中说:“辛热之气,皆从外散入 。”外台秘要亦云:“味辛,能发汗解表止疼” 。日华子本草中说:“解风寒之邪与温中止痛相须为用,故能除风邪而止痛”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辛为发散之品”,并提出葱姜同用、同根治病的说法 。常与香附等配伍治表寒外感或胃脘疼痛等症 。
3、温中散寒
大葱能散风寒,所以有一定的温中下气功效 。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呕吐,腹痛,泄泻,白带,发热,恶寒发汗等症 。葱气味辛温,能发汗解表 。凡风寒感冒之流清鼻涕,咽痛,头痛,呕吐恶寒,胸闷等症状,皆可服用大葱汤 。葱白性辛微温,微寒无毒,可以驱散体内阴寒 。
4、杀虫解毒
葱能刺激消化道粘膜,引起胃肠不适,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从而起到杀虫解毒的作用 。大葱所含葱辣素能抑制蛔虫、绦虫等消化道寄生虫寄生,使之不能消化吸收 。大葱所含的葱硫醇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食用大葱可防治痢疾;小儿感冒发高烧,或患传染病发热时,可吃一些葱白;对痢疾也有一定杀菌作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