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导入,带你了解故宫的过去与未来


故宫博物院导入,带你了解故宫的过去与未来

文章插图
故宫博物院的建筑群包括三大殿、后三宫以及外朝的东六部和西五所 。其中前三殿和后三宫的格局基本相同:前朝是太和门(又称金水桥)、中和门和保和三门;内廷是三清宫与乾清宫内院及东西两翼各设一组庭院组成的主体空间 。
第一组庭院为紫禁城内庭——干西二路北端至御花园门口的狭长地带;第二组宫廷园林位于中路的前半段,即从南端的午门外到养心斋为止的一段区域;第三组则是后宫区,由景仁阁两侧的西四宫及其后的储秀宫等构成 。
在整体布局上以中轴线贯穿前后两部分,左右对称布置主要建筑和附属建筑物,其平面呈长方形或梯形分布,形成主次分明的纵轴线和横轴线组合形式,同时注重突出主体部位,强调重点景观的建筑手法 。
1. 中轴线上宫殿群的排列方式
(1) 太极图式
以太和中正之位为中轴线中心点,将全城中重要的单体建筑置于其上 。太极图的形状犹如阴阳鱼的相互转化过程,寓意皇权更替的过程也像鱼在水中游动一样生生不息,体现了古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
(2) 围合式建筑结构
皇宫内的所有单体建筑均采用封闭式设计 。如天安门广场上的华表柱基座四周环列石雕栏杆,象征”八面玲珑”,而景山公园中的万春亭则采用了封闭式的圆形台基,象征着天地合一的理念,这种设计理念一直沿用至今 。
【故宫博物院导入,带你了解故宫的过去与未来】(3) 宫墙
中国古代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为了体现这一特性,皇帝居住的寝宫一般建得较高且较宽厚,其他大臣居住的地方相对要矮小一些 。此外,由于皇帝的居处称为深宫大院,因此整个京城都被围墙环绕起来,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郭型城市形态,这就是所谓的 ” 紫微垣” 。
2. 后宫女官区的总体安排
按照传统礼制的规定,” 三大殿”、” 四方房”、” 八大库”、” 五彩山” 等重要场所都集中在后部女官区内 。这些房间按方位分别命名为承光室、钟粹室、延禧馆、永绥福室、长春仙室、体和元室等等 。
3. 外朝
在外朝部分主要是用于接待宾客和外事活动的主要殿堂宇址所在的空间范围,主要包括太液池周围的外朝东路和南侧的太乙神庖等处,这里也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政治中枢所在地 。
4. 内廷
在内廷部分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帝妃生活起居之处的内务府所属房屋群落;嫔 ?? 们的生活环境-坤宁宫中院和北部的翊坤宫等;太监们的日常生活之所–钦安殿附近的一小部分地区 。
5. 东、西路
在东边,有专为皇室贵族服务的宗人府所辖的房屋集群,还有供王公贝勒使用的左翼蒙古王府和右翼理藩院所属的若干个院子,另外还建有几个规模较大的皇家菜圃园子 。西边则为清代宗室亲王贵戚专用的镶黄旗满洲王府邸区和锡拉胡同一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