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历史价格 淘宝历史价格查询网址( 二 )


淘宝历史价格 淘宝历史价格查询网址

文章插图
纸价上涨的速度之快是普通消费者难以察觉的,却让出版社“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大部分出版社都会在发行上想办法,而不是频繁调整书价 。张文也认为,目前市面上书价虽然受到纸价影响有所上涨,但基本是循序渐进的,“和理想国一些艺术类书籍不同,博集天卷的书面向的是更下沉的市场,所以书价一直处于行业内中等偏下水平,不会定太高——应该说是不能再低了 。”
有读者将再版书籍的价格与过去的首版价格相比,以此证明出版社胡乱加价,这在加吉桑看来有悖公平 。“内容没变,但材料的确涨价了,人工的费用也在涨,有时我们只能顺应去调整 。但我们还是秉着对读者友好的态度,即使调价也再往下压几块钱,毕竟能再版是靠读者这么多年的支持 。”
另一个可能引起图书价格“虚高”的因素是电商平台 。2010年京东图书刚刚上线时,京东和当当两大平台就曾为争夺图书市场发动价格战 。尽管恶战之后当当偃旗息鼓,但各类电商平台却在之后十年间纷纷崛起,针对图书的促销活动更加多样,而越来越依赖电商平台的出版社也不得不一步步让出利润 。在张文的印象中,电商平台折扣力度一直很大,新书刚上市就可以优惠到7、8折,赶上双十一等促销活动,有些书的价格甚至“拦腰砍半” 。加吉桑也记得,去年疫情期间这类促销活动几乎没断过,“基本上一本书最后留给我们的利润是非常薄的 。假如一本书定价是100元,利润可能只有10元,更不用说原价只有50多元的书了 。”
理论上,书价定得越高,电商平台可以给出的折扣力度空间就越大,如此一来电商和出版社就都可以获得更多收益 。但现实中,真正愿意抬高书价迎合电商的出版社却是少数 。“我们其实非常矛盾”,张文说,“一方面,如果书价定得太低,线上平台再打折就什么都没有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考虑实体书店,它们也是非常重要的发行渠道 。实体书店能够给到顾客的折扣最多就是8折左右,因此我们的定价不能太高,否则实体书店会很难存活 。”
用张文的话说,出版社的工作就是“尽量压缩一本书的其他价值,在硬成本之上一点点可怜地徘徊” 。在她看来,目前的书价实际上远远没有反映出一本书的真实价值 。她认为,图书应该与一般商品不一样,它包含了知识内容、知识产权和知识尊严 。而如今,纸价、市场和行业结构等方方面面原因,都导致书在商品经济交换关系中似乎只体现出了纸张的价值交换,而其他的价值——包括作者的写作、译者的翻译、编校和设计人员的付出——都被极大地压缩了 。
二、国内的书比国外便宜吗?
在有关书价的争论中,支持图书涨价的人往往会以“国内的书比国外便宜多了”作为论据,但这类便宜之说是否真的成立呢?
以不久前出版的挪威作家克瑙斯高长篇小说《我的奋斗》第五部为例,理想国推出的中文精装版定价106元,经加吉桑确认,其英版精装本定价18英镑,合约160元 。从绝对价格上看,国内的书价确实便宜不少 。不过她认为,在比较不同国家书价时,我们也要看到人们平均收入的差异 。换句话说,很多人在比较书价时,忽略了不同国家消费者购买力的不同 。
更合适的类比或许是:英国的一杯咖啡约为2-3英镑,中国的一杯咖啡约为20-30元 。以同等比例计算,英国的一本平装书约为7-9英镑,中国的平装书若要与其持平,应该定价在70-90元 。而实际上,这个价格已经是中国精装书的价格了 。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书价的确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