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历史价格 淘宝历史价格查询网址


记者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前不久,一篇题为《译者哭穷,编辑憋气,读者还不买单:问题出在哪儿?》的文章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作者夏言注意到,由于豆瓣的不少用户都从事作者、编辑或译者的工作,豆瓣上常常出现有关出版行业薪酬待遇的争论 。很多从业者都曾抱怨薪资太低,自己的工作是“用爱发电” 。然而,对于出版社而言,要想提高作者、编辑和译者的待遇,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增加图书的销售额,换句话说:要么提高定价,要么增加销量 。
一本书定价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有多少人愿意为之买单 。不少读者认为,近几年新书价格水涨船高,过去定价30-40元一本的书,如今同等厚度要卖到60-80元,或有“注水”或“虚高”之嫌 。一部分读者为了追求低价,甚至会去非正规渠道购买盗版书 。在电商平台上,这类非法商家所卖的盗版书平均价格是正版书的3-4折,最夸张时可能低至1-2折——“9.9元一本”,“10元一套”,几乎令人怀疑卖的是书还是空白笔记本 。
廉价盗版书的印刷和制作质量往往极其粗糙,封面重影、偏色,内文字迹模糊,细节缺失 。然而从销量来看,在官方旗舰店同时售书的情况下,盗版书依然占上风,单本销量动辄上万册 。这些购买盗版书的消费者或许未曾想过,他们支付的每一笔订单都造成了出版社的损失,也进一步压缩了所有工作者的收益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盗版书工艺提高,对一些消费者来说或许区分正版盗版并不容易,属无意中“踩雷” 。但这一事实无论如何都令出版从业者不免感到心寒:国内的书价在电商平台的折扣优惠下已经大大低于其定价,不过是一杯星巴克的钱,为什么人们不肯为正版书买单呢?
国内的书价究竟贵不贵?书价上涨是哪些因素造成的?为何业内人士与大众读者的感受常趋向两级分化?究竟谁应为盗版书负责?针对这些问题,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采访了理想国的编辑加吉桑和博集天卷的营销编辑张文 。
一、书价上涨是“虚高”吗?
对于近年来书价是否有所上涨,两位编辑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近日出版的新书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值:石黑一雄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精装,392页)定价68元,托卡尔丘克的小说《糜骨之壤》(平装,331页)定价56元 。相较之下,非虚构类新书普遍比虚构类定价更高,譬如《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精装,384页)定价79元,乔治·帕克的《下沉年代》(精装,520页)定价108元 。
除了不可见的劳动成本,各类书籍存在着肉眼可见的页数、类型、纸张、精装/平装上的制作差异,所以不同书籍的定价都有所不同 。“小说通常面向大众读者,大家都爱看故事,所以文学类的书价格也会相对友好一些 。”加吉桑解释道 。另一方面,对于历史、社科类图书的受众而言,书价的确不再是“一杯星巴克的钱”了 。一本80-100元的社科书,即使在电商平台享受5折的情况下,也明显比一杯咖啡贵 。一些面向特定群体的学术专著和艺术类书籍,定价可能达到上百元 。
但书价上涨并不意味着价格“虚高” 。站在出版社的角度,图书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纸价上涨 。加吉桑介绍,目前国内出版社在定价时通常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也就是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利润 。除纸张之外,印制、编校、设计、版税、翻译费等等都是图书出版不可避免的成本,此外,图书定价时也要考虑到物流、营销、发行等方面的费用 。近年来,纸价不断上涨,据她观察,仅在过去一年间,纸价涨幅就高达50%,“但是我们的书价不可能真的去涨50% 。如果真去这么考虑,那从一开始印制就应该涨价了,可是我们并没有 。实际上,这三五年间物价还涨了好几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