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故事 司马迁史记励志故事( 二 )


司马迁是人 , 即使学识渊博 , 文采过人 , 当然也只是血肉之躯 , 当然也怕死 , 可若要他在二者之间来选择 , 料想他宁死也不肯忍受这种非人的侮辱 。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 念父母 , 顾妻子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 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 , 早失父母 , 无兄弟之亲 , 独身孤立 ,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 《报任安书》
可是他还有一件事没办完 , 他还不能死 , 他的《史记》还没有完稿 , 他清楚 , 慷慨赴死 , 的确可以保住了刚毅的名节 , 但没其他任何意义 , 就如同蝼蚁一样 , 没有完稿的《史记》也将随着自己的死胎死腹中 , 他答应过父亲修史的承诺也将付诸黄土 , 所以他不能死 , 只能忍辱含苟 , 背负着屈辱活下去:
人固有一死 ,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
所以隐忍苟活 ,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 恨私心有所不尽 , 鄙陋没世 ,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
——《报任安书》
在这样的关头 , 我们无法体会做选择时的当时的司马迁究竟有多痛苦 , 但脑海中难免出现的是这样的情形:
夜深的大牢里 , 灯火昏暗 , 惊魂未定的司马迁蜷缩在幽暗潮湿的监狱墙角 , 手脚戴着镣铐 , 消瘦憔悴 , 心里似乎在滴着血 , 在深不见底的大牢里 , 满腹的苦楚心酸无处申诉 , 只能无声的流着眼泪 , 因为他要接受上好的考验 , 正如他陛下的文王 , 孔子 , 失明的左丘 , 为了完成《史记》 ,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 , 他只能忍辱含苟的活下去 , 因为“私心有所不尽 , 鄙没陋室 , 而文采未表于后世 。”
这就如同一个正在哺育的母亲 , 突然面对强盗的侮辱 , 心里自然愤恨 , 无法自救的境况下 , 宁死不从 , 为了保住贞洁 , 只能一死 , 可是转念想到襁褓中自己嘤嘤啼哭的孩子 , 也就不敢死了 , 她并不是怕死 , 而是出于超自然的伟大母性 , 为了孩子 , 必须忍辱含苟的活下去 , 于是她强忍着痛苦 , 含泪受辱 , 因为她明白自己一死 , 孩子也就活不成了 , 在人类历史上 , 这样的事 , 不单单只发生在我们中国 , 其他国家断然也是有的 , 我们无须亲身经历 , 只要开动脑筋想想 , 像这样痛苦矛盾的忍受不知还有多少 , 像这样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不知还有多少 , 这样的事也不单单只有过去的时代有 , 现在也有 , 以后也还会有 , 因为天人之际绝不会因为古今之变而不存在的 , 但我们能做的是要理解这些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
2、忍辱著书
为了《史记》的完成 , 司马迁选择屈辱的活下去 , 接受了宫刑 , 受刑以后 , 司马迁出狱 , 过着屈辱的生活 , 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的摧残 , 心情发生很大的变化 , 他有这样的自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 出则不知所往 。每念斯耻 , 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