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唯美意境的话 月亮诗句大全唯美( 二 )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他的思念之情也格外的酸楚凄惨 。“露从今夜白”是实写,既是景致也是时令;“月是故乡明”则是虚写,天上的一轮明月本无差别,作者却说故乡的最亮,更突出了对故乡的怀念 。后四句是既是作者自身的遭遇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社会现象 。读了这首诗,我们就不难理解杜甫为什么能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样的千古名句了 。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明月是诗是催化剂,也是最容易引起思念之情的景物 。起句“海上生明月”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分点染色彩,脱口而出时却自然意境宏大,气象万千;“天涯共此时”由景入情,转入怀远的相思之情 。这两句把诗题情景,全部收摄,浑成自然,可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列为月夜相思的千古名句 。结尾两句构思奇绝,可惜这满手饱含我心意的月光没法赠送给你,还是睡罢,也许还能在梦中与你相聚 。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回味无穷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嗜酒疏狂,才高八斗,这就是“谪仙人”的风采 。这首诗虽称“独酌”,可李白并不孤独,因为月亮就是他最好的伙伴 。不同于其他诗词中静态的月亮,在这首诗中,月亮呈现出动态的美感 。他不仅陪李白喝酒、他还与诗人共舞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感情 。民间传闻,李白在船中饮酒,喝得酩酊大醉,他望着水中月亮的倒影豪兴大发,跳入湖中想要把月亮捞上来,从此再也没有上来 。相信我们的“谪仙人”业障已满,又回到天上去了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与苏辙可以称得上是兄弟情谊的典范,当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苏辙上书求情,情愿交还官职,做回平民,只求换得苏轼活命 。这篇词上阕把酒问月,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苏轼认为自己前生是月中人,故而有“乘风归去”之想;下阕怀念胞弟,由中秋月圆想到人间离别,因为不能和亲人团聚而感到忧伤 。但词人没有停留在忧伤中,他最终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黄庭坚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可见其作品境界之高,情韵之美 。
《春江花月夜》节选 张若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