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赏析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赏析】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 。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 。”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 。
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 。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 。”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 。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 。
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 。末两句,“直”通“特”,“简直”的’意思 。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 。第首诗采用了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
牧童
【唐】吕洞宾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
“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 。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
“笛弄晚风三四声 。”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
- 中秋节祝福语大全
- 秋浦歌其十五古诗翻译 秋浦歌其十五古诗
- 广东周边的省市有什么好线路和地点推荐?自驾游十五天?
- 十五个积成语疯狂猜成语 积的成语疯狂猜成语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 十五夜望月原文及解释 十五夜望月古诗翻译
- 八月十五团圆的诗句 八月十五古诗简单
- 为什么正月十五元宵节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古诗翻译 十五夜望月注音版原文
- 十五夜望月原文赏析及解释 古诗十五夜望月的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