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2018高考恢复41年,你还记得你那年的高考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四 )


虽然当时各种吐槽和狐疑,但鉴于高考的重要性,我真的没有洗澡 。我多怕我艰苦累积的知识随着洗澡水跑掉 。
高考前一天是我们适应考场的日子 。说是适应考场,并不是真的去考场坐坐,只是学校为了避免考试当天有糊涂同学找不到地儿错过考试而统一租赁了一家宾馆,所有高三学生统一入住 。两个同学一间,并配有电视 。
因为高中三年基本告别了电视机,那会网络尚未普及,电视是最主要的精神享受 。结果考前一天下午直到晚上我和舍友都在集中精力看电视(央视大宋提刑官) 。每天上午的考试结束后回酒店继续看电视(寻秦记) 。一直到考场的时候发现脑子一片空白,全是电视剧情 。从哪儿以后,再有见过这两部剧,总会不自然的想起我的高考,想起高考期间以及考前那些有趣的瞬间 。
高考令人痛恨,但是它确实最公平,高考不看脸、不看腚,是我们这样的普通孩子唯一和最后的与富二代缩小差距从而实现社会地位提升的考试 。多年以后你会发现,高考的确改变了你的一生,或好或坏 。
以上
上啥班,帮助你在职场里做得更好 。欢迎小伙伴们关注上啥班微信公众号,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等你哦~


我是1990年参加高考的 。那时还是七月高考,天气很闷热 。记得高考之前模拟考,一边答题,一边流汗,试卷都被汗水打湿了 。因此,在工作后,我坚定支持调整高考时间,希望高考时间提前 。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当然提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考虑到在校大学生替考问题),6月高考,变为新一代学生的新的记忆 。对于高考时间,我还在呼吁把目前的时间安排调整到6月第一个双休日,而不是目前固定的6月7日、8日,这更有利于组考,避免高考遭遇上班高峰,造成拥堵 。
回忆当年高考,我最深刻的记忆,应该是考试前一晚,由于天气热,加上莫名的紧张,一晚上都没睡好 。本来,我自认为心态不错,家里对我考大学也没有提很高的要求,可7月6日晚上,我睡在宿舍的床上(就在本校考试,住在自己的宿舍里),总觉得蚊帐里到处是蚊子嗡嗡嗡叫,起床打,也看不见蚊子,我怀疑蚊帐是不是破了,又想着睡不好可能影响明天的考试,于是越想越睡不着,就这样度过几乎无眠的一夜 。7日一早到考场,头晕晕的,与同学一交流,发现大家睡得都不怎么踏实,心态也好了许多——大家都一样哈 。
头一天的考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我想得最多的是,要是晚上又有蚊子叫怎么办,而且宿舍里也太热了 。于是我请我姐和她在县城工作的同学联系,看能不能到他家去借宿两晚,以考完后面两天的考试 。姐姐同学爽快的答应了,可是我却有一个“毛病”,一换地方就睡不着 。虽然他家住宿环境好了许多,但是我怎么也睡不着,又担心明天的考试,觉得自己怎么会关键时候就掉链子 。然后是第二天的考试,依然没有什么感觉 。
当天晚上,我几乎一上床就睡着了 。原因是两天没睡着,太困了 。但高考也就剩一天了 。
高考之后,我们那时是预估分数填志愿,我根据预估分数,填报了上海交大,而最终也顺利被这一志愿录取(我的实际分数比预估分数低了一些,尤其是数学和物理两门平时最好的科目没考好,我一直怀疑是不是用2B铅笔涂客观题答案时没涂对 。那时刚好实行机器阅卷,我平时模拟考就经常涂不好) 。
回忆自己的高考经历,我想告诉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在高考期间,有紧张情绪是正常的,不必为自己的紧张而紧张,焦虑而焦虑;高考这一次考试,虽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超常和失常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考试基本上是自己平时实力的展现 。这也是高考制度能坚持40多年的原因,如果考场的偶然因素太大,那也不利于选拔人才 。而从这一角度看,在按总分录取的模式下,那个时候理科考7门,文科考6门的设计,比后来的科目设计或许更适合考生发挥,因为考试科目多,一门出现偏差,其他科目会拉回来,倒是科目减少,各科分值变化,导致学生的压力增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