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流行在汉地的《心经》,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依旧是释迦牟尼佛所说,只是在汉地的版本,是一个简略版,而不是全版,以至于许多人,误以为《心经》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其实是错误的 。而《心经》全版如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薄伽梵母智慧到彼岸心经)
薄噶瓦德 波罗蜜多 哈达雅 顶礼薄伽梵般若佛母 此即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 。尔时,薄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 。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 。于是,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善女子,若有欲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作何修习?
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寿命具足舍利子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子,乐修般若波罗蜜多深妙行者,应作如是观,应以五蕴亦从自性空真实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亦不异色 。受、想、行、识,亦知是空 。舍利子!以是诸法性空无相,不生不灭,无垢亦无离垢,无减无增 。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无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是以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亦无不得 。舍利子!是故,菩提萨垛以无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挂碍故,无恐怖,远离颠倒,究竟涅槃 。三世安住诸佛,亦依般若波罗蜜多,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上菩提,圆成佛道 。故应谛知波罗蜜多咒,是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除一切苦咒,真实不虚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爹雅他 噶德 噶德 巴喇噶德 巴喇桑噶德 菩提梭哈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习深妙般若波罗蜜多 。
于是,薄伽梵从三昧起,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复云: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深妙般若波罗蜜多,应如是行!一切如来皆随喜 。
薄伽梵作是语已,寿命具足舍利子,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及诸眷属、天、人、阿修罗、乾达婆等,一切世间,皆大欢喜,宣赞佛旨 。
心经据说是唐三藏取经途中,在高昌见一病僧濒死,唐三藏不忍,侍候他医药饮食起居 。病僧愈后,传三藏心经 。华严精华在法华,法华精华在金刚,金刚精华在心经 。心经可说是佛经皇冠明珠 。它用二百七十二个字,讲明物质与精神物质与物质的关系,讲明修道的方法和方向 。据说病僧是观音点化,所以心经是观音菩萨传的 。
此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讲授,因是摘取其中的核心思想,要义 。故没有开头 。
原出于大部《般若经》内有关舍利子的各品,即是秦译《大品般若》的〈序〉〈奉钵〉〈习应〉〈往生〉〈叹度〉五品(《大品般若》卷一至卷二),唐译《大般若经》第二分初〈缘起〉〈欢喜〉〈观照〉〈无等等〉四品(《大般若经》卷四○一至卷四○五) 。各品所说的内容是佛和舍利子问答般若行的意义、功德,此经即从其中撮要单行 。
全经260字,阐述五蕴、三科、四谛、十二因缘等概念讲述自性本空的佛教义理,认为般若能度一切苦,得究竟涅槃,证得菩提果 。该思想被认为是全部般若学说的核心,故称《心经》(源自于百度百科) 。
因缘恰好刷到这个问答,正好听完喜马拉雅金刚师红长老逐句讲解的《心经》,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这里略作解答,不敢说是法布施 。
(本段引用枫林雨苑老师精解)《心经》全称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
- 《小鸡不好惹》中的小鸡功夫那么好,黄鼠狼为什么还要去吃小鸡们呢?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此书你看后有什么收获?
- 《甄嬛传》皇上临死前,甄嬛为什么对皇上说出她俩从一开始就都是错的?
- 曹刿论战第一段翻译简短 曹刿论战翻译
- 鲁迅杂文集三篇最著名 鲁迅杂文集代表有哪些
- 《守望幸福》这部电视剧你有什么看法?
- 《斛珠夫人》帝旭深爱紫簪,为何会娶海市,封她淳容妃?
- 雷霆战机1最老版本 雷霆战机雷霆版
-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意思?
- 为什么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最后,要安排任我行暴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