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代的中元节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它不仅不如万圣节般全民参与,而且较之其它传传统节日在民间的熟知程度,它也稍逊一筹,即便2010年国家就已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但其影响力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
同是鬼节,热闹都是万圣节的,中元节只觉得他们吵闹,其中传播效果的巨大差异不仅仅是节日内涵差异的问题,更在于中元节与当代社会的适配问题 。
首先,承载中元节意义的物质外壳与现代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 。在人人为博己一笑而刷爆信用卡的社会,中元节诸如纸钱、冥器等物质载体显得格格不入,而它们所形成的严肃、凝重的节日氛围也遭到娱乐时代的回避,精神压力巨大的现代人渴望的是不耗费脑细胞的快乐,而不是上溯先祖,下达孝道的祭祀仪式 。万圣节早已放弃了祭祀的功能,奇装异服、南瓜灯、糖果等物质载体中蕴含的宗教色彩也极大地减淡了,它们仅作为可创作的工具,为人们提供搞鬼搞怪、表达自我的空间,满足人们解构死亡、释放情绪的需求 。
同是来源于宗教,带有鬼神的色彩的“鬼节”,万圣节形成了全民狂欢的氛围,中元节则冷冷清清,这并非中元节本身存在怎样的缺陷,而是其内涵和节日习俗还滞留在传统的时空中,与当代人的生活拉开了距离 。
在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不可无视的问题,中元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鬼节应当被重视 。它被边缘化的现状绝不代表它是封建迷信的糟粕,相反,它所蕴含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鬼神信仰能够唤醒当代人的内在力量,我们要做的是看到中元节与万圣节两者差异的根源,借鉴万圣节的自由、平等、欢乐的节日特性,改造中元节的物质外壳和节日氛围,使这颗蒙尘的珍珠在当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光彩 。
完全是因为文化的不同,再加上节日所承载的内容也不同 。
我们所熟知的万圣节,其实是万圣节前夜,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装扮和cos的那个晚上 。
但正真的万圣节其实是过给诸天圣人的节日,也就是纯正的宗教节日,我们现在熟知的万圣装扮,其实是源自传说,万圣前夜家里已经故去的长辈会以鬼怪的形象出现,寻找活人,然后占据身体进行复活,于是人们就在万盛前夜熄掉蜡烛、炉火,扮成鬼怪,让真正的鬼怪找不到活人 。
但其实这些都是后来的商家为了促销而想出来的办法,只是经过多年形成了传统而已,也正是因为这种节日已经渐渐从习俗变成了活动,因此十分具有趣味性,参与度自然就高了 。
相反,中国人因为儒教理念,较为传统,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比较含蓄,而中元节更是因为作用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使得这个节日更加沉重 。试问,你去人家烧纸钱祭祀祖先的地方,穿的花里胡哨的去玩耍,合适吗?
而且,这种较为沉重的传统节日,已经开始逐渐的不被喜欢热闹,表达感情更加直接的年轻人所接受,甚至前几年都有了网络云上坟……
所以过这种节日没有兴致,自然是必然现象了 。
- 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什么经常吹球拍,或是吹球呢?
- 女人,为什么要赚钱?
- 人为什么要抽烟?
- 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创43年来新低,趋势之下,有何影响?
- 你认为婚姻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挽回吗?为什么?
- 有人说只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才是耍流氓,你认为什么样的恋爱观和婚姻观才是正确的?
- 感叹时间快的经典语录 时间过得很快的优美句子
- 不小心选了一个搞笑领域,这个领域怎么过原创呢?
- 为什么伦纳德在马刺和猛龙都能夺冠,在快船却屡屡受挫?
-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有桃园三结义?有什么意义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