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李白诗歌鉴赏 古风李白赏析( 四 )


李白的这首《古朗月行》,是他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开头写孩提时代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接着写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继而沦没而迷惑不清,最后表达出为月亮的沦没而心中感到忧愤不平 。
整首诗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雄奇奔放、清新俊逸的风格 。在这首诗中,李白运用其特有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 。
这首诗传唱度极高,被收录到小学生语文课本里 。可以说是老幼皆知 。诗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一语道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 。透过这首诗,在让儿童学习和欣赏诗歌美的同时,还可启发儿童的好奇心,了解很多的神话传说,传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 。
2021年5月3号
《赠汪伦》今天复习李白的《赠汪伦》,原文如下: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首诗的大意是:告别好友,李白坐上小船,将要出发远行 。忽然,耳边听到,岸上传来踏歌之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为他送行 。桃花潭水深不可测,深达千尺 。即使再深,也不如汪伦临行送别,我们之间的那份友情深 。
说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据记载,汪伦是唐朝名士,与李白和王维交好,常有诗文往来赠答 。一日,汪伦听说李白将要前来游玩,于是,修书一封,假称:先生喜欢游玩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 。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李白欣然前往 。此时,汪伦才告诉他说:所谓桃花,不过是潭水名称,并无桃花 。所谓万家,不过是店主姓万,并无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哈哈大笑 。汪伦殷勤地款待李白多日 。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 。李白有感于汪伦的深情厚谊,便作了这首诗表示答谢 。
李白的这首《赠汪伦》,是一首留别诗 。突出采用衬托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好友汪伦对他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率真直露,言浅意深,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即将远行,汪伦带领一群村人踏歌相送,潭水悠悠,情意浓浓,这里的人情风物,都透露出一种质朴的真情 。特别是最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明两人之间那份无可比拟的深厚友情,言尽而意味无穷 。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以!得友如此,夫复何求!
2021年5月21号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今天复习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原文如下: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
这首诗的大意是:熊熊燃烧的炉火,红红火火,照彻广袤的天地 。红星四溅,紫烟蒸腾 。明月之夜,红彤彤的炉火映红炼铜工人的脸庞,映照出一群红脸汉子 。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
据资料记载,李白的这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是其组诗作品之一 。大约创作于李白五十三岁那年,第二次游秋浦之时 。那时的李白已年过半百,虽有匡时济世之大志,却又无法施展,便常常借诗歌抒发自己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 。其中就有《秋浦歌十七首》,我个人仅收录了《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