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畲田调二首》就是两首描写劳动者的杰作 。
畲田调二首(宋)王禹偁乍一看 , 王禹偁是诗还颇有几分陶渊明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但和五柳先生的淡泊心境相比 , 王禹偁并没有超凡脱俗 , 而是同情劳动者 , 赞美劳动者 , 境界得到了升华 。
大家齐力斸孱颜 , 耳听田歌手莫闲 。
各愿种成千百索 , 豆萁禾穗满青山 。
北山种了种南山 , 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 , 也应四海少荒田 。
梅尧臣:陶尽门前土 , 屋上无片瓦 。
陶者(宋)梅尧臣陶者 , 就是烧制陶器的人 。这里指烧瓦工人 。
陶尽门前土 , 屋上无片瓦 。
十指不沾泥 , 鳞鳞居大厦 。
烧瓦工人烧制了无数的瓦片 , 自己家却仍然是漏水不止的茅草屋 , 屋顶上没有一块瓦片 。那些十个手指头从来都不沾一丁点儿泥巴的达官贵人 , 却居住着盖满瓦的好房子 。
其实在梅尧臣(1002年——1060年)以前 , 唐代诗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 , 不过大都写耕织的农民 , 如李绅的《锄禾》 , 孟郊的《织妇词》 , 以及郑谷的《偶书》 。
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 , 写手工业者 , 可以说是他对自己做诗目标“意新语工”的实践 , 令人印象深刻 。
后来有位并不出名的诗人张俞 , 作了一首很出名的《蚕妇》:“昨日入城市 ,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 不是养蚕人 。”
《蚕妇》的主题与《陶者》相同 , 应该受到过梅尧臣的启发 。
后世很多讽刺作品 , 往往通过对比显示不合理 , 受梅尧臣《陶者》影响更是非常明显 。
苏轼:夜来春睡知轻重 , 压匾佳人缠臂金 。
北宋文坛领袖苏东坡(1037年——1101年) , 谪居海南岛儋州时 , 他的邻居是个做煎馓子的老太婆 , 手艺精巧 。
馓子是一种细条状、油炸的的面食 , 浓香 , 酥脆 。
俗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资深吃货 , 苏东坡肯定不少到邻家老太婆那里蹭吃蹭喝 。
“拿人家手短 , 吃人家嘴软 。”作为回报 , 苏轼特地给老太婆写了一首赞美诗:
纤手搓来玉色匀 ,东坡居士把馓子的颜色、形状及制作的过程 , 写得逼真鲜活 , 真可谓“秀色可餐” , 尽显“吃货”本色 。
碧油煎出嫩黄深 。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匾佳人缠臂金 。
难能可贵的是 , 吃货诗人在垂涎三尺的同时 , 还不忘描写老太太的劳累疲惫的情形 , 其同情之心跃然纸上 。
小结:
古诗虽好 , 理解甚少 。在古诗词里 , 古代的劳动者辛辛苦苦 , 忙忙碌碌 , 却仍然衣不蔽体 , 食不饱肚 , 这是封建时代的人间悲剧 。
时易时移 , 如今劳动者成了国家的主人 , 劳动者创造了社会财富 , 劳动者创造着美好生活 。
全世界的劳动者 , 载歌载舞欢度五一国际劳动节 。共和国的劳动者 , 更是理所应当成为诗歌赞美的主角 。
期待着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 , 用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去书写、去表现、去讴歌、去赞美劳动者的生产生活 。
- 赞美祖国的简短诗歌 歌颂祖国的现代诗简短
- 同事的祝福语简短精辟 给同事的生日祝福语简短
- 最感人的爱情表白 恋爱表白词句
- 赞美教师的美句简短 赞颂教师的句子
- 5月20号送什么礼物给女朋友比较合适想送点比较特殊的表达我对她的爱?
- 中秋节的句子简短唯美 祝中秋快乐的句子短句
- 为什么庆余年中称杜甫的《登高》为千古第一七言律诗?
- 作为DC的“惊奇队长”,雷霆沙赞为何变成搞笑的谐星?
- 中国最香的花是什么花?哪些花比较好养?
- 买东西的时候,商家哪些行为让你特别不舒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