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悟类作文,怎么写,有什么特点?( 二 )


第一,感受在前,孩子要做,家长要参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认识形式 。其实感悟类作文的“感”就是感性认识,“悟”就是理性认识,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起基础作用的感,才能悟出精彩的道理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相互联系的形式获取事物表面的和初步的认识 。对于给定的一个作文题目或者我们的确亲自去参加过的一些事情,我们一定要求我们的同学亲自参与其中,参与就是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也就不可能有所领悟 。家长在这个过程当中很重要,孩子的思维毕竟单一,可能做事情的时候不长心,不会特意去思考,家长这个时候要有意无意的去提醒一下孩子,尤其是小学生,家长的参与对他们写作的基础夯实作用很大 。
第二,感受和领悟是交缠的,不是独立的 。我们在感受一些事情的同时,总是打算事情完了之后再整体做一个总结思考,这样没有问题,但其实思考想法是在一件事情发生的过程当中随时产生的 。可能一个人说一句话你就会有思考,或支持或反对或豁然开朗,也可能事情发展的过程动作天气气候等客观条件影响到事情发展的时候,你也会有所沉思,亦或者一件事情完成与否,成功与否,你也一样会反思 。所以说事情经历过之后的领悟不是坐在桌前挠头的苦想,而是把过程中或大或小,或深或浅,或成熟或幼稚的小思考进行的总结 。所以,一定要试着边经历事情边感悟道理 。
第三,感受在前,领悟再中,对策在后 。对策思维很关键,有些孩子事情也做了,思考也不错,但是缺乏一直接下来我要怎么做的意思 。我们感悟事物不是为了感悟道理而感悟,而是通过我们个人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之后,用理性认识去知道实践 。所以说用马哲的观点来看,完成“感”就是完成感性认识,完成“悟”就是完成理性认识,那完成“感悟”我们就完善了我们的认识论,有了认识论,我们就要去总结方法论,用方法论指导我们的生活 。作为学生,我们可以从事情本身出发,去思考接下来学习生活中该怎么做,好的方法去继承,不好的我们要反思以后然后避免 。
把一些公务员考试的思维应用到中小学作文中,幺幺君也是一种尝试,因为公务员考试思维是一种正方向的思维,是可以知道工作生活学习的思维,所以用来构思感悟类作文也是可以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我是公考幺幺君,有关教育的讨论随时@公考幺幺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