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及文体介绍1.作者链接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州(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的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们称他为濂溪先生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
2.文体链接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一说爱好莲花的道理 。
二、读音周敦颐( yí ) 蕃( fán ) 淤泥( yū ) 濯( zhuó )清涟( lián )
亵玩( xiè ) 隐逸( yì ) 鲜有闻(xiǎn ) 噫( yī )
三、词语解释及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之:的 。可:值得 。蕃:多 。
译: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
2.晋陶渊明独爱菊 。
独,只,唯独 。
译: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
3.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自,(自)从 。甚,很,十分 。
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而:连词,表转折,但是 。下文“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同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美丽而不端庄 。
通,空 。直,挺立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
益,更,更加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
可:可以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焉:语气助词 。
译: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柄内部贯通,外形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但是不能靠近玩弄它 。
5.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
谓:认为 。之:结构助词,的? 。?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译: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
6.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噫:感叹词,相当于“啊”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下文“莲之爱”、“牡丹之爱”同 。鲜(xiǎn):少 。闻:听说 。
译: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宜,应当 。众,多 。
译: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是很多了 。
四、课文分析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莲花的品格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洁
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气——香远益清——芬芳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庄重、清高
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质,写物是为了写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借莲的形象来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情怀,委婉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
- 新年古诗大全 春节名诗七言绝句
- 关于春分的古诗四句 春分的诗句有哪些
- 10首描写秋天的经典古诗词 秋天的古诗大全
- 城南曾巩阅读答案 城南古诗带拼音
- 小学必背古诗文全集 李白的诗300首小学
- 韩语爱你哟谐音 亲爱的我爱你用韩语怎么说
- 赞美男子俊美的古诗词 形容男子俊美的诗句
- 农村房子风水 农村什么样的房子风水好?
- 幼儿园肉卷的做法 肉了幼儿园 小说
- 钱的起源和演变过程100字 钱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