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天祥传文言文翻译( 五 )


孟子说:生 , 亦我所欲也 , 义 , 亦我所欲也 , 二者不可得兼 , 舍生而取义者也 。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 , 或轻于鸿毛 , 或重于泰山 。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三句话都很沉重 , 然而 , 笔者此时此刻更想用鲁迅先生的话:

有的人活着 , 他已经死;有的人死了 , 他还活着 。
文天祥虽然就义了 , 但他的精神不灭 。
五、一座永不泯灭的丰碑若干年后 , 元朝人编撰《宋史》 , 在《宋史·卷四百一十八》中说:
宋三百余年 , 取士之科 , 莫盛于进士 , 进士莫盛于伦魁 。自天祥死 , 世之好为高论者 , 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 , 岂其然乎!
大致意思是说 , 宋朝养士三百余年 , 是华夏文治最鼎盛的时刻 , 宋朝士大夫口中喊着要和陛下“共治天下” , 但到了最后关头 , 却失去了该有的担当 。好在有文天祥等人的存在 , 让宋朝养士三百年不至于成为笑柄 。
其实 , 在二十四史中 , 元人编写的《宋史》质量很是一般 , 但是 , 他们对文天祥的评价 , 却是中肯的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 宋朝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中繁荣 , 最后由文天祥来收尾 , 也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都说崖山之后无中华 , 其实 , 文天祥留给后人的 ,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
明朝“三杨”杨士奇在重修文天祥祠堂的时候写道:
“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 。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
明朝末年 , 许多东林人士口中喊着要为国尽忠 , 私下却跑得比谁都快 , 钱谦益更是留下“水太冷”的笑柄 , 然而 , 在这些软骨头的身后 , 仍有许多仁人志士以文天祥为榜样 , 继续抗清 。
例如 , 被誉为“明朝文天祥”的张煌言 , 在明亡后坚持抗清20年 , 在康熙三年被抓 , 英勇就义 。
再例如 , 和文天祥一样姓文的文乘(文征明的玄孙) , 在明朝灭亡是起兵抗清 , 临死前向着明朝故都北京跪拜后慷慨就义 。
还有 , 抗日战争时期 , 许多革命先烈面对日本人的屠刀 , 毅然赴死 , 他们都是当代的“文天祥” 。
【文天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天祥传文言文翻译】孔子曰成人 , 孟子曰取义 。文天祥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 他虽然死了 , 但他已涅槃重生 , 因为 , 文天祥的精神已经沉淀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血液里 , 帮我们塑造人格 , 给我们力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