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 。如果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 。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会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 。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 。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 。(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
赏析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 。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 。“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 。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 。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 。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 。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 。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 。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 。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 。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 。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 。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 。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 。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
- 1982年狗巨蟹座爱情运势-属狗的巨蟹座今年爱情怎么样
- 1982年狗男婚姻运势-1982年男狗一生的婚姻和命运
- 1982年狗运势2022-1982年狗年2022年的运势
-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元节的来历和风俗
- 关于茶的诗句与名言 描写茶的诗句有哪些
- 赞美老师的精美短句 赞美老师的优美句子
- 关于霜降的古诗词和古诗赏析 霜降的诗句古诗大全
- 描写春雨的优美句子 写春雨的诗句有哪些
- 一句话形容柳树的句子 形容柳树优美短句子
- “门前有破屋,三年一场哭”,啥意思?古人说的有道理吗? 大门前有破屋的风水怎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