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的翻译 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翻译启示( 四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3.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隐天蔽日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 沿溯阻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 良多趣味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 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14. 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至于夏水襄陵皆以美于徐公 B. 春冬之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飞漱其间其如土石何 D. 故渔者歌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5. 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 。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
B. 第段中,“清荣峻茂”这极为精准的四个字,着重状写了水、木、山、草四种景物的特点,由此引发作者“良多趣味”的感慨 。
C. 第段写三峡的秋景,以其代表性的动物“猿”来表现,先直述其声凄异,再引渔歌为证,情景交融,渲染了秋天的凄凉萧瑟 。
D. 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16. 把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答案:13. (2分)B 【解析】A项中两个“日”,前者是“太阳”的意思,后者是“日子”的意思;B项中两个“绝”都是“隔绝”的意思;C项中两个“良”,前者是“实在,的确”的意思,后者是“忠良”的意思;D项中两个“属”,前者是“连接”的意思,后者通“嘱”,“嘱托”的意思 。故答案选B 。
14. (2分)D 【解析】A项中“于”,前者与“至”连用,译为“到”;后者表比较,译为“比”;B项中“之”,前者是助词,可译为“的”;后者是代词,他,代指“曹刿”;C项中“其”,前者是代词,它,它们,代指“怪柏”;后者是助词用在“如……何”之前,加强反问语气;D项中“故”都是连词,“所以”的意思 。故答案选D 。
15. (2分)A 【解析】《三峡》一文,写山的句子主要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峦叠嶂,隐天蔽日”以静为主 。写水,夏水,用“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表示其“激荡奔放”;春冬之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动静结合,“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景,静中有动;秋水,“林寒涧肃”“高猿长啸”,表现其枯瘦凄清 。选项A中“写山,以动为主”表述错误 。故答案选A 。
16. (1)(2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每句1分,意对即可 。)
(2)(2分)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每句1分,意对即可 。)
【解析】(1)句要准确把握“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等词的意思;(2)句要准确把握“虽”(即使)、“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等词的意思 。
六、文言文比较阅读(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