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武汉工程大学:着力推进“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 , 能产生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 也是实现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 作为一所以工为主 , 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 武汉工程大学因时而动、顺势而为 , 不断优化专业结构 , 创新“人工智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 , 赋能人才高质量培养 。
瞄准与布局:
构筑“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之“造型”
学校充分发挥化工及相关学科特色和优势 , 坚持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 , 在服务湖北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实现自身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 学校以智能机器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平台 , 因时因势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 树立“人工智能+”新思维 , 开设了“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多个专业方向 , 并依托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新工科的“人工智能+”专业融合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布局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 。
学校积极与华为、中科汇联、烽火等企业开展合作 , 逐步形成“人工智能+”新工科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 2011年以来 , 依托“湖北省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平台 , 学校联合省内兄弟高校共同强化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 。 近年来 , 学校相继成立百度云人工智能研究院、华为ICT学院 , 精准对接湖北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产业布局和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 努力成为湖北及武汉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
聚焦与发力:
打造“人工智能+”新工科建设之“内核”
学校以“四新”建设引领带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提升 。 2020年学校获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 , 在工业工程学科点增设人工智能方向 , 形成人工智能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 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
学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和工程教育理念指引下 , 重构通专融合的“人工智能+方向领域”新工科课程新体系 。 《机器人足球中的人工智能方法》获批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人工智能》获批湖北省省级一流课程并推荐申报国家一流课程;《智能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湖北省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 按照学生和专业的培养需求制定教学内容 , 形成面向学科交叉(人工智能+新文科)、面向学科融合(人工智能+新工科)和面向学科引领(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三个课程教学集群 。 学校和百度智能云共建人工智能实验室 , 与因特尔共建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室 , 建成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20门理论教学课程和10门实习实训课程 , 构筑了人工智能软件+硬件的立体培养模式 。 学校大力建设以学生为中心 , 凸显前沿性、交叉性 , 符合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新形态教材 , 其中《人工智能(第三版)》在2021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
学校采用引育并举的方式培育“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 , 建设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 构建了包括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湖北省高层次人才、“楚天学者”等领军人才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工科”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 并完善企业教师的引进、认证和评价机制 ,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 。 学校加强“人工智能+智慧学习”环境下的数字化校园、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平台、在线课程建设 ,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