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达国家常见固定电话尤其是公共电话,我们却不常见?( 二 )


国家一直在推广新能源车,推广新能源车是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的啊,如果没有充电站,再好的新能源车也是寸步难行,我不知道其他城市是不是也按照这个方式来改装的,旧的电话亭本来就是废弃的,不要就不要啊 。
希望其他城市也能按照武汉的方式推广充电站 。
这就牵扯到一个非常宏大的时代背景了,那就是我们在通信工程方面,已经实现了普及手机化了,当欧美还在升级固定电话服务的时候,我们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大众还没有普及固话之前,直接省掉固话这一步骤了 。
一些朋友去欧美一些乡村地带,手机信号格为零,他们兴奋的拍着风景,却只能回到繁华地带才能够发出来 。这些人一开始认为逃离喧闹的网络世界未尝不好,结果一旦有情况,他们只能到处找固定电话,才可以跟外界联系,况且啥快递、网上订餐、订票都没有了,这时候,他们才傻眼了,纷纷吐槽“万*恶的资*本*主*义” 。
常去发达国家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到现在还保留投币电话亭呢,电话亭有语音信箱、还有电话簿,只不过只有电话号码,没有地址 。稍微好点的电话亭可能是个密闭空间,差一点的电话亭就是一副投币电话了 。
其实不光还有电话亭啦,还有他们大部分人都是现金支付和信用卡,此外纸质传媒依然在,外卖很少并且比较贵,很多人家门口依然有大大的信箱,手机应用也不是那么好用,最重要一点,那就是手机信号,一旦出了城市核心地带,能不能上网,就看点高点低了 。
所有这一切其实就是俩个原因:
基站太少;手机应用开发迟缓 。
往深层次讲:
1、就是原来的固定电话提供商都是私企,他们肯定会阻挠移动通讯的普及 。比方说,他们会以维持用户的使用习惯为由,拒绝移动通讯设施的进驻;也会吐槽移动通讯的价格问题 。
2、要做到手机普及,首先要做到基站普及,但是他们的移动公司都是私企,由于每个基站只有覆盖足够多的人群,才能收回成本,所以他们不愿意投入资金大面积建基站,也不愿意升级换代基站 。
3、效率问题 。
要经过的程序过多,互相掣肘得情况时有发生,你懂的,发达国家有其程序冗杂的毛病 。此外工程队的技术和办事效率也是问题 。
4、咱的手机信号覆盖是非常广泛的,不管你是一线发达城市还是四线偏远小城,又或者是贫困地方,都有信号 。况且2、3、4、5G都有,可以说手机都可以上网,它们真的做不到,因为那样做的成本在它们的模式下,就是天价,提供给消费者的也是高价,直接摧毁消费者使用手机的欲望 。
比方说某音里的语音通话和手机视频聊天,它们只有在城市地区,才可以做得到 。像我们可以单独为一个乡村孩子拉一根线的事情,他们无法想象 。
总结:
正是以上种种原因,很多外国居民即便是拥有了手机也无法使用,只能当做拍照用和存储器而已,因为他所在的地区根本就没有信号,他们依然会选择电话亭或者公共电话拨打电话 。
随着智能化手机的普及,曾经遍布大街小巷的公共电话亭,如今已是屈指可数 。

为什么发达国家常见固定电话尤其是公共电话,我们却不常见?

文章插图

时间回到1982年,以北京作为试点,投放了第一批投币的公共电话亭 。之所以会有公共电话亭的出现,是因为手机没有普及,座机又无法携带,因此才有了公共电话亭 。
而在公共电话亭刚普及的时候,曾经受到了一度的好评 。就连如今拍摄的电视以及电影当中,也把电话亭当做了是当时时代的标志性产物 。不过随着智能机的普及,电话亭越来越少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