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原文 翻译及赏析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要写一手好无文章,自然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 。苏轼作为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一代文宗,对修辞手法驾轻就熟,对词语的选择极富锤炼之功 。用今天的修辞理论来说,苏轼在选词造句的过程中做到了“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6]具体来说,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等 。苏轼在句式的选择方面也注意整句、散句以及长短句的结合 。如“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就是短句与长句的结合 。如“举酒属客,宋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就是散句与整句的结合 。这种句式的长短整散的变化,错落有致,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 。其余像平仄的安排,音节的协调在行文中也有运用 。除了句式和音韵的选择外,苏轼还注意了修辞格的运用,增加语言的表现力 。如“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就是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如“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就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如“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则是运用了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一连串的动作, “履、披、踞、登、攀、俯”等,把苏轼“摄衣而上”的情景刻画的活灵活现 。
作为艺术全才的苏轼,在诗、词、歌、赋、书法及绘画等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也难怪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后惊叹不已,赞叹苏轼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的赞叹也是事出有因,不无道理的 。
今天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通过比较阅读,游走在苏轼用语言构筑的艺术世界,感叹他驾驭语言的天才,学习他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能力,对鉴赏古代的赋体散文,对提升文章的构思及写作能力,会大有裨益 。
- 泰国大学排名前十是哪些?
- 什么是墙基膜 墙基膜的作用有哪些
- 旧毛线如何编织坐垫?
- 李晨的前女友迪丽娜尔的个人资料 李晨与迪丽娜尔
- 中国在2030年之前,能不能登上月球呢?
- 犯罪心理学就业前景怎么样 未来发展好吗
- 物理学博士毕业工资一般多少 发展前景怎么样
- 国产车口碑最好的车前十名是什么 口碑最好的国产车排名前十
- 女人为什么会提前闭经 如何治疗闭经
- 全明星新秀赛阵容公布,美国联队已经两连败了,他们能在今年一雪前耻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