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欲仙的李白
(5)梦境消失(过渡句,写面对现实的无限痛苦):
如此景象令我的魂魄忽然惊动,恍然站起身来,又长叹不已 。醒来时身边只有睡过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失了 。
更加失落惆怅郁闷的李白
总说:这里的象征意味是多重的 。
梦游天姥的历程与作者寻梦长安的经历何其相似 。
这不也是人生历程的写照吗?满怀理想,苦苦追寻,始达目的,但曲终人散,终归沉寂 。
但这里更是作者新的理想追求,山川的俊美,仙境的奇妙,神人的自在,都深深吸引了作者,引发作者深沉的思考:什么才是人生的至境?什么才是真正的追求?
一个梦境即如是美好,那么真的名山大川呢?真的神仙洞府呢?
㈦ 赏析第三节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
明确: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 。这表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伤感情绪 。“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
2、“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与深沉感慨,这同时也表明,浪迹山水,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寻仙问道,正是为了心灵的抚慰 。
3、“且放”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放鹿青崖、骑访名山反映了诗人与现实的对立,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诗人放达的情怀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性格?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傲岸性格,表现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②是“诗眼”,起了揭示主题的作用 。
㈧ 小编点评
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它的主体部分(“云青青兮欲雨……仙之人兮列如麻”)是关于神仙世界的描写;但诗人的游仙之念决不同于那种完全置身于世外的幻想,他之所以向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厌恶眼前的黑暗的现实世界 。这一点,诗人在诗尾有明确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才是全诗的主旨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解放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
李白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表现得很明显 。一是丰富的想象 。诗人的想象有来源于民间传说,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的人性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于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 。二是大胆地夸张 。这种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而是融合着诗人美好的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
概括主题:通过描写梦境,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写出了诗人憎恨现实,追求自由
㈨ 写作手法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挥洒着他那生花的妙笔,描绘了一个辉煌壮丽、缤丽多彩的梦境,写出了自己只有在梦境中才能感受到的那种精神的自由、灵魂的无拘无束、心情的祥和与宁静,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憎恶和对权贵的怨愤之情 。这种借助梦境来抒写现实人生的手法,正是虚实映衬的艺术方法 。
李白一生酷爱山水,又好求仙问道 。于是,诗一开头,诗人便凭虚气势,探寻仙山 。诗人说:海上回来的人谈起瀛洲,说那瀛洲隔着茫茫大海,实在难以寻觅;越人谈起天姥山,说天姥山在云霞明灭中时隐时现,或许还可以看到 。于是,诗人便舍瀛洲而觅天姥 。这里作者巧妙地以瀛洲而引出了天姥山,又以瀛洲的“不可寻”映衬出作者对“或可睹”的天姥山的向往之情,在自然而不露痕迹的笔墨中,完成了由虚而实的转承 。
- 原文翻译赏析带拼音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 梦游天姥吟留别注释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 梦游天姥吟留别手法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
- 梦游天姥吟留别赏析及诗意 李白含梦的诗句有哪些
- 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翻译 迷花倚石忽已暝翻译赏析
- 我是机器猫哆啦a梦游戏 机器猫游戏合集
-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佳句 爱丽丝漫游奇遇记的好词好句
- 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优美句子 爱丽丝梦游仙境英文佳句
- 梦游天姥吟留别逐句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 天姥山位于什么地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