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说了那么多遍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么地理二字又是从何而来呢?
什么是地理,五个字解释它就是——地球的道理 。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 。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
1
先秦时期:“地理”初义的形成时期
「地理」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一书中,它指的是研究地形,考察环境等 。《周易》起源于河图洛书,它的内容广泛,包罗万象,从战国时代起就被当做儒家的经典之作 。

文章插图
《周易》中说,「易与天地准,故 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意思是语言遵循天地的变化之道,才能合乎天地自然之理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这才能了解自然变化的奥妙 。从上文可知,古时风 水与天文地理的密切关系 。古代的地理 书籍还有《尚书》和《山海经》等 。
“地理”一词最初的含义是人类对感知到的自然环境的描述,是对地面上山川的认识,其词义特点是偏向于对自然环境的描述 。

文章插图
2
两汉时期:“地理”词义的初步扩大时期
东汉许慎进一步的规范了“地理”的词义,并规范了指代“地理”词义的称谓 。见《说文·阜部》中云:“阞,地理也 。从阜,力声 。”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阞谓脉理 。按力者,筋也 。筋有脉络可寻 。故凡有理之字皆从力 。阞者,地理也 。朸者,木理也 。泐者,水理也 。”所以但凡出现“理”字的词语,都可以按照脉理的原则进行解释,所以“地理”指的是地表的脉理,并以“阞”作为称谓 。

文章插图
图 张骞出使西域图
但是由于两汉时期长时间的大一统局面,政局稳定,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并且张骞对西域的“凿空”之旅丰富了世人的眼界和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流,社会生活和管理对地理知识的需要也空前迫切,官方编修的地理志应运而生 。随着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之后,“地理”的词义开始扩大,其词义在原本对“山川描述”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人文现象的描述”和“行政区划”的概念,并在《汉书·地理志》编撰之后,增加了“学科”的含义 。
3
唐宋明清时期:“地理”词义的转移时期
风水,又称“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 。中国风水术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
通过史料说明:地理环境的勘察是相地活动的必要流程,对地理环境的认识也是评价所相之地凶吉的依据 。
【提出地理名称的书 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是哪个】唐宋时期,“地理”一词逐渐成为了风水学的代名词,其词义逐渐向“风水”转移 。如宋朝笔记中,多以地理指代风水 。《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录》、《地理五诀》、《地理四弹子》、《地理囊金》等等明清风水名著,此处的“地理”皆是风水的别称 。风水先生也叫作地理先生 。
- 化学名称sio2代表什么 sio2是什么意思
- 怎样挽留男朋友?
- 提出地理名称的书 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是谁
- 辩护人将在二审时为吴谢宇提出申请 吴谢宇案律师称二审将申请精神鉴定
- 幼儿园名称大全 幼儿起名大全
- 郁离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郁离子全文翻译
- 地理学的方法
- 斑秃是怎么回事?
- 黑河腾冲线是哪一位学者提出来的?
- 抖音店铺名称不符合标准怎么办?有何规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