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眼中的我,构不成我的万分之一!
杜甫的一生,辗转流离,居无定所,明明自己一生郁郁不得志,却又心怀天下苍生,这样的境况让他的内心世界和他的诗作,给了世界一份厚重,一份沧桑 。尤其是读他的《咏怀古迹其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他凭吊宋玉的身影,只是他面前的宋玉画像,变成了他自己,他的这首诗,是为宋玉而悲,更是为自己的而悲 。
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
这宋玉的故居处,飘零的落叶深知宋玉心中的悲哀,宋玉的文采风流,儒雅神韵,足以成为我的老师 。站在宋玉的故居凭吊他,回想千年前他的往事,我留下了同情的泪水,那是身世同样凄凉的我,在这个时代的感慨 。光阴荏苒,江山犹在,宋玉的文章依旧流传世间,他笔下的云雨巫山的故事,到底是荒唐的梦还是真的,已经无法考证 。当年宋玉效力的楚国王宫早已经湮没,周围的人指点的遗迹地址却令人怀疑 。
宋玉故居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也就是公元七七六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沿路游历了诸多历史景点,并留下了《咏怀古迹》诗组 。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感怀宋玉人生的诗,是杜甫触景生情,将自己内心的情绪和眼前的景色结合,发出了感慨 。
宋玉雕像
诗的前半部分,是感慨宋玉和自己一样,怀才不遇,满腔的抱负无处施展 。说宋玉的故居处的树叶飘零,是因为感受到了宋玉内心的悲凉而落下,但在自己的眼中,那个风流儒雅的宋玉,和自己一样,可以成为自己的导师 。因为在杜甫看来,宋玉的人生经历,和自己太像了,两人不过是所处的时代不同,若是在同一时代,自己定然是要去拜见宋玉的
楚国宋玉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为宋玉鸣不平,觉得世人错误地定位了宋玉,和宋玉的初心不同,可能杜甫自己也预料到了自己百年之后,世界会因为什么而记住他,提前发出了自己内心的悲凉感慨 。在杜甫看来,世人眼中的宋玉,不过是个文人墨客,但他知道,宋玉的内心,是想要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为国家有所贡献的,只可惜不被重用,壮志难酬 。杜甫为宋玉叫屈,为宋玉不甘 。但更多地,杜甫可能也发觉自己以后被世人所认知,也是因为自己的诗作,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政治成就,他悲宋玉,更是在为自己而悲 。
杜甫
说起被世界所误解这个问题,我忽然想起了两个新闻,一个是去年年末,浙江一菜市场中,一位六旬老太被人误会偷甲鱼,被气晕过世,而后监控最后证明偷甲鱼的另有其人,老太太因为误解,失去了生命 。还有就是那个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的事件,这件事给那位女士的生活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但抗下来后的她积极寻找法律途径,为自己赢得了正义,让造谣的人付出了代价 。
菜市场水产摊位
世界上总有各种各样的无事生非,各种各样的误解和偏见,乃至是造谣,他们认知中的我们,并非真实的我们,我们不能被这样的误解和偏见所打败,不论结果如何,我们要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们不是你所认知的那样,那位老太太没有偷甲鱼,那个拿快递的女子没有出轨,宋玉和杜甫的职业不是诗人,他们是政治家,他们是为国效力的官员 。这才是真实的他们,至于世界如何看待,发出声音后,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世界会有如何反应,则不是我们自己所能掌控的 。
认清自己
【咏怀古迹其二赏析结构 咏怀古迹其二赏析】
- 如梦令全词欣赏 如梦令其二李清照词
- 全文翻译和主旨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古诗
- 杂诗全文朗读和意思 杂诗王维正确拼音版其二
- 梦李白二首其二杜甫阅读理解 梦李白其二翻译赏析
- 十一月风雨大作其二翻译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陆游
-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翻译赏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翻译
- 明妃曲其二阅读赏析 明妃曲二首王安石翻译
- 左思咏史诗其二主要内容 左思咏史诗其二注意版
- 数字的启蒙诗 山村咏怀古诗解释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全诗鉴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其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