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主要人物 五代十国的名人有谁( 二 )


王彦章本性异常忠勇,臂力超人,临阵对敌时,经常奋不顾身,身先士卒地冲杀 。他看不起李存勖没有任何计谋的冒险行动,常对人说:"李亚子乃是一个斗鸡小儿,没什么可怕的!"王彦章的勇武让李存勖对他也很害怕,当初,李存勖听说王彦章被任命为招讨使,就赶忙领兵从魏州往黄河沿岸去准备迎击王彦章 。到时德胜南城已经被王彦章攻陷 。可见王彦章用兵速度之快 。李存勖曾经说:"此人可畏,应该避其锋芒 。"有一天,李存勖领兵进逼潘张寨,由于军队隔着黄河,不能救援,王彦章就抄起铁枪上了船,大声命令船夫解缆绳立即开船,贺瑰拉他也没有拦住 。王彦章一人过了河,单独去救援 。李存勖听说王彦章来了,领兵就退走了 。王彦章的骁勇善战由此可见一斑 。
三、高思继

五代十国的主要人物 五代十国的名人有谁

文章插图
四季拳创始人,五代十国第一名枪,人称“白马银枪” 。后唐妫州(今山东滨州)人,高顺励之子 。和兄弟高思祥皆以武勇称 。初为幽州节度使李匡威戍将 。后归李克用,拜为中军都指挥使,昆仲分掌燕兵 。李克用念高氏兄弟势倾一方,必为后患,乃尽诛之 。其子高行周,孙子高怀德、高怀亮后来成为了北宋开国大将 。
唐天祐年间(公元904-907年),叛臣朱全忠用计诱骗五路兵马反驻守太原的唐晋王李克,叛军中的一员猛将高思继异常勇猛,且善用飞刀,百步取人,后来被晋王李克的十三太保李存孝生擒 。
本意留他在帐前听用,可高思继却执意要回山东老家过田园生活,改恶从善 。后来李存孝被奸臣 康立君、李存倍所害,朱全忠闻李存孝已死,又发兵来犯,帐前王彦章不仅勇猛盖世,且智谋过人 。晋王将士皆哑然相对,无人请战,晋王见状,痛哭一场 。
还是长子李嗣源说道:“昔日降将高思继闲居山东郓州,何不请他迎敌?”晋王闻言大喜,遂命李嗣源前往山东求将 。
李嗣源来到山东直奔高家庄,提起前事,高思继说道:“自勇南公李存孝饶了我性命,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今已数年,早把兵家征战之事置之身外 。今日相见,不谈这些 。”
李嗣源见高思继已无相从出山之意,心想,自古道:文官言之,武将激之 。对高将军好言相求,难以收效,必须巧用激将之法,激其就范 。于是,他编出一通谎言,说道:“天下王位,各镇诸侯,皆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称羡不已 。
我与王彦章交战被他赶下阵来,我对王彦章说:‘今来赶我,不足为奇,你如是好汉,且暂时停战,我知道山东浑铁枪白马高思继,盖世英杰,有万夫莫当之勇 。
待我请来,与你对敌 。\'王彦章见我阵营前夸耀将军,愤然大叫:‘就此停战,待你去请他来,不来便罢,若到我宝鸡山来,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酱!\'”高思继经此一说,不禁被激得心头火起,口中生烟,大叫家丁:“快备白龙马来,待我去生擒此贼!”遂披挂上马,辞家出山,往宝鸡山飞驰而去 。
高思继和李嗣源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到唐营,不但唐晋王喜出望外,三军将士亦是异常振奋 。第二天,王彦章又来挑战,唐晋王引高思继出马迎战,高思继与王彦章厮杀起来,连斗300回合,难分胜负,直战到天黑,双方见天色已晚,才鸣金收军 。
这次战了平手,但却是唐营军民出师以来的第一次,军威大振,信心大增,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来日再战 。
因高思继不是唐营的将官,王彦章也是江湖出身,因此双方约定按江湖规则办事 。败者收兵,结束战争)第二天双方出马再战,在激战中高思继用快枪挑断了王彦章胸前的锦丝带,王彦章大叫一声,老儿枪法晓勇吾不敌也,回马边走,高思继提枪就追,在追到马头对马尾时王彦章一个回马枪刺中高思继胸膛,因王彦章力猛枪沉高思继当时就死于马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