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的意义一句话 武昌起义意义简述


109年前的今天,武昌起义成功,这次起义意义重大,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起义,他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在这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均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这次起义会取得成功?他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武昌起义之前以孙中山为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始终以自己的家乡—两广沿海地区为发动起义的主要对象,连续的起义失败迫使革命党人改变策略,宋教仁以政治家的胆识否定了孙中山在两广沿海地区自杀式的会党起义方针,转而领导革命党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以新军为主要力量发动起义,从此革命党人离起义成功越来越近 。
一:积极准备 。清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以来,武汉近代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被誉为东方的芝加哥,著名的“汉阳造步枪”就产自武汉,同时张之洞在武汉编练的新军同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新军成为晚清最重要的两只军事力量,革命党人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积极在湖北新军中发展力量,在武昌起义之前已经有5000多名士兵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这就为起义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反观前期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起义,往往以热血革命青年和会党为主体,空有激情和理想,但缺乏实干和正确的策略均以失败告终 。武昌起义能够成功军人起了关键作用,任何社会的变革都需要军人的参与,只有军人才能挑起社会变革的的重任,因为军人有胆有识,军人有牺牲精神,这就启示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智,不仅要有理想更要有实干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选择好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人 。
二:敢做敢为 。武昌起义本来并不是定于10月10号发动,原本定于10月16号,10月9号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起义参谋长孙武在俄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爆炸,引来俄国巡捕搜查,起义的文件和起义者花名册被搜走,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人被抓就义,这时候到了起义成败的关键时刻,如果革命党人按原计划起义,清政府就可以依据花名册把起义者一网打尽,如果革命党人提前起义则会有成功的可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军人敢作敢为敢于担当的天性展示了出来,下层军官熊秉坤金兆龙提前起义于10月10日发动起义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这就启示我们当断则断,做事万万不能犹豫,机会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在机会面前犹豫则将抱憾终身 。
三.正确的策略 。起义之后,一片混乱,到底是先去攻打湖广总督府和司令部还是先去占领军械库,下一步该怎么走,起义的官兵凭借自己军人的直觉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先去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后,所有起义军人均向楚望台集结,这时候起义军人手中有了充足的武器弹药人员也得到了集中,这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接着起义军兵分三路向总督府和司令部进攻,终于在11日天亮前占领了总督府和司令部,控制了整个武昌 。反观前期革命党起义目标往往盯着总督府,以占领总督府杀掉总督为目标,最终弹尽援绝以失败告终,这就启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策略得当,不要为眼前利益所迷惑要从长远打算 。
三.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武昌起义原本的总指挥是蒋翊武,参谋长是孙武,但是武昌起义爆发时蒋翊武正在躲避追捕,孙武遭炸弹负伤,起义军群龙无首,如果这时候没有一个优秀的领导人来领导起义,一旦清政府反扑起义必然失败,起义军再次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推选黎元洪为都督来主持大计,这是非常英明的选择,当时孙中山远在国外,其他领导人也不在武昌,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领导,起义军就会是一盘散沙,黎元洪德才兼备,深受基层官兵拥护,黎元洪的到任使起义军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保证了起义的最终胜利 。这就启示我们一个团队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有好的领导才能带领一个团队走向成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