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贴金箔纸风水好吗( 二 )


不过,时光继续推进,盛唐时期,女性脸上的装饰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将靥钿等妆饰贴得满脸都是的情况,那究竟是美丽还是奇葩,就见仁见智了 。

  • 二、靥
我们先搞明白一个问题:靥,指的是什么?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靥做了解释 。
“靥,颊辅也 。”
这句话也就点明了靥的位置,是在两颊的下半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酒涡位置所在 。
所以,靥也就是脸上的酒涡,拥有一双浅浅酒涡的女性,笑起来格外迷人,但美丽酒涡可遇不可求,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此幸运,恰好天生拥有一双动人酒涡 。
古代没有整容技术,也不可能弄出一对人造酒涡来,那应该怎么办呢?化妆当然是最好的、实现美丽的办法,于是,古代女性就逐渐流行起在两颊下半部、靠近嘴角斜外侧部位,点绘上特殊图案,作为酒涡的替代品 。
靥妆形状多样,既有圆点状,也有月形、钱状、星状,颜色也各异,有粉色、丹朱色、绿色、白色、黑色等 。
靥妆的材质更是丰富多样,最常见的是用颜料绘画,也有贴以剪纸、布帛等,像前面提到的木兰“对镜帖花黄”,极可能就是贴的这些东西 。
不过,对于比较讲究的贵族家庭,纸质、布制的靥妆显然不能满足贵女们的需求,于是又出现了用金箔裁剪出花样,这算是比较华贵的化妆品了 。
脸上贴金箔纸风水好吗

文章插图

南北朝时期,张正见的《艳歌行》一诗中提到:“裁金作小靥 。”可见,这一时代,人们已经有了用金箔作面饰的习俗 。
而宋金时期的大词人元好问,在《春宴》一曲中写道:“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这里所提到的玉靥,正是一种用玉片雕刻成的装饰品,贴在面颊处 。玉靥也称琼靥,另有诗句“柔条袅画粘琼靥,小叶抽春垒玉钿”,则形象地描摹出花木新发的嫩芽,就像女子脸上的妆饰一般,华贵夺目,又充满清雅脱俗的感觉 。
除了金靥、玉靥,另外还有一种翠靥,这不是指用翠绿色颜料来化妆,而是采用翠鸟的羽毛进行妆饰,贴在两颊处 。
宋代梅尧臣的《水次藓花》一诗中就提到:“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 。
更有甚者,古人还有往脸上贴动植物标本的做法 。
唐代段公路所著《北户录》中记载:“鹤子草,蔓花也,其花麹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小短,当夏开,南人云是媚草,甚神……采之曝干,以代面靥,形如飞鹤,翅羽毛嘴距无不皆备,亦草之奇者 。”
这是往脸上贴草的做法 。
《清异录》中则记载:“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做小折枝花子……尔后上元赏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 。”
这里则是用蜻蜓翅膀等制成面饰饰品,贴在脸上做为妆饰 。
花子,也就是花钿 。
  • 三、花钿
花钿是另一种用金属等材料制成的装饰物,通常被解释成两种东西,一是用于簪首的头饰,二就是用于额头的面饰 。
比起前面提到的“的”、 靥,花钿同样是贴在脸上的装饰物,却更加繁复,花样更多 。
《中华古今注》里提到:“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 。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 。时人贴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 。至后周,又诏宫人贴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妆以侍宴 。如供奉者,贴胜花子作桃花妆,插通草朵子,著短袖衫子 。”
从这段记载来看,似乎秦始皇时期就已经流行这种花里胡哨的面饰,乃是帝王或民间为通神而做的“神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