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秦观全文和赏析 踏莎行秦观朗读】下片“驿寄梅花 , 鱼传尺素 , 砌成此恨无重数”三句是写词人被贬远谪之恨 。因为根据少游年谱记载 , 他自贬谪以来 , 没有亲人相伴 , 一个人孤苦飘零 , 远客他乡的悲苦的可想而知的 。“驿寄梅花”用了《荆州记》中的典故 , 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 , 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 , 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 , 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而“鱼传尺素”则来自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 ,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 中有尺素书 。”另外 , 古时舟车劳顿 , 信件很容易损坏 , 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 , 再将信匣刻成鱼形 , 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总之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怀旧多情 , 家书难寄 , 所以接下来会有“砌成此恨无重数” , 将词人远谪他乡孤苦无依的痛苦和惆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一个“砌”字将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 , 变得可触可感 , “无重数”更是写了这种愁和恨的日积月累 , 层层叠加 , 以至于形成一堵由愁与恨 , 苦与泪砌成的密不透风 , 坚不可摧 , 牢不可破的“心墙” , 将词人囚禁其中 , 无可逃避 , 无所遁形 , 日日夜夜受尽折磨 , 这样的痛苦才堪“凄厉”二字 。
在写完了这样深重坚实的痛苦之后 , 秦少游并没有进行消解 , 而是发出了“郴江幸自绕郴山 , 为谁流下潇湘去?”的诘问 , 可谓千古一问 , 将人生 , 命运 , 世道 , 人情 , 所有的这一切都凝炼在这一问当中了 。本来郴江绕郴山 , 流下潇湘去纯属自然造化之功 , 不掺杂丝毫的情感 , 但在少游那颗饱经摧残 , 几近崩溃的脆弱敏感的玲珑“词心”下 , 便生出了无限的深情和缱倦 , 化无情为有情 , 让自然“人化” , 可谓神来之笔 。本来无情的郴江和郴山顿时充满了依恋之情 , 而郴江却被迫与郴山分离 , 无情地流下潇湘而去 , 这本是自然的造化 , 却也是造物主无情的剥夺 , 何其残忍 , 何其冷酷 , 何其不近人情!秦观将自己的流离失所 , 远谪苦度的长恨深悲都灌注这郴江郴山中 , 才发出了这样悲恨交加 , 深幽怨愤 , 又无理穷诘之问 , 更是将自己的一腔苦恨愁离 , 怨愤凄厉加诸在这远离郴山 , 一去不返的郴江水中了 , 那是何等的苦痛折磨 , 却似江水这般充盈而源源不断 。苏东坡也才会将这两句书于扇上 , 叹曰:“少游已矣 , 虽万人可赎” , 这样的凄厉绝唱怎能不是是绝命之言呢!
于秦观而言 , “郴江幸自绕郴山 , 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样的无理诘问是一种对造物主无情和自己命运悲剧的一种拷问 , 更是对自己远谪他乡 , 流离失所的苦痛的一种寄寓 , 他想让造物主去荷担他所承受的这一切 , 可这只是毫无回音的一厢情愿罢了 。所以说这也是终极之问 , 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残酷毫无招架之力 , 慨叹人间不值得的时候 , 我们会发出这样的诘问 , 想把这一切的痛苦都丢给命运 , 丢给一个像上帝一样能够荷担我们的苦难的真神;当我们把我们所有的爱都给了一个人 , 却没有换回他的爱 , 被无情抛弃的时候 , 我们也会发出这样的诘问 , 这是对人见异思迁这一难以改变的本性的诘问:“人啊 , 给了你最好的 , 你为什么还要追求其他 , 是不是走得太远 , 就忘记了为何出发?”这是我们人类终极的一种困惑 。可这终究是一句无理的诘问 , 从古到今 , 我们问了多少遍 , 就失望了多少遍 , 终究没有人去荷担我们人生的痛苦 , 也没有人解答我们的困惑 , 我们能做的只有孤独地面对 , 但生而为人 , 坚信你的珍贵 , 爱你所爱 , 行你所行 , 听从你心 , 无问西东 , 也只有这样 , 我们在发出“郴江幸自绕郴山 , 为谁流下潇湘去”这样的诘问之后 , 在内心深处会生出一种声音 , 渐渐地 , 带着你走向温暖之地 , 轻轻地 , 抚慰着你受伤的心灵……
- 古诗全文跟注释 杂诗十二首其一陶渊明
- 骊山怀古全文欣赏 骊山怀古张养浩
- 短歌行全文鉴赏 短歌行古诗原文
- 塞下曲其四全文鉴赏 塞下曲其四卢纶
- 腊八粥全文解析和知识点 腊八粥课文原文
- 梅花古诗全文解析 梅花这首诗赞美了梅花什么品质
- 村晚古诗全文鉴赏 村晚古诗意思翻译
- 咏柳古诗全文解析 咏柳古诗原文背诵
- 采薇全文和解析 采薇节选哪里
- 琵琶行全文意思和注解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朗诵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