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里面所有的好词好句分享 草房子的好词好句

文/杜豆豆
创作技巧(6):以景寄情
在《草房子》中,曹文轩老师用他的生花妙笔,将一座普普通通的乡下茅屋,变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珍宝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曹文轩老师也说他自己最擅长景物描写 。他能将乡下茅屋变得不一般,靠的是这一招:以景寄情 。
那么,曹文轩老师在《草房子》中,是如何以景寄情的呢?
我总结了曹文轩老师在书中所运用的三种手法: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和对比描写 。
第一种,静态描写 。
比如,草房子,既是书名、地点,也是情感的聚焦处 。草房子乍一听,很不起眼,不就是乡下茅草屋吗?有什么可稀奇的 。怎么把它写得不普通,而且能够表达出作者的内心对草房子的珍重呢?
曹文轩老师是这么写的:

“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很宽敞 。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 。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 。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 。这里的富庶人家,都攒下钱来盖这种房子 。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都严格,房顶都厚 。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 。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净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 。而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上金泽闪闪,又显出一派华贵了 。”
大屋顶、宽敞,尤其不一样的是,用的是“考究”而“铺张”的茅草,这些茅草是“经久不衰的”,选草的严格是连富庶人家都望尘莫及的 。
因此,普通的茅草屋,就有了宫殿一样的“古朴”和“华贵”来,通过这样略显夸张的渲染,作者的珍重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
第二种:动态描写 。
比如,桑桑家的鸽子 。在桑桑第一次遇到纸月时,桑桑家的鸽子是这样表现的: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 。当时正有着秋天最好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天空中闪着迷人的白光 。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作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 。”
联想之后桑桑在纸月面前的各种表现,这样的动态描写不也反映的,正是桑桑对纸月的喜爱之情吗?
而在桑桑就要离开油麻地时,作者又是这么写鸽子的反应的:
“鸽子们似乎知道了它们的主人将于明天一早丢下它们永远地离去,而在空中盘旋不止 。最后,它们首尾相衔,仿佛组成了一只巨大的白色花环,围绕着桑桑忽高忽低地旋转着 。”
真的有这样的白色花环出现吗?
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这同样是作者在借着对鸽子的动态描写,在反应桑桑的内心 。
这个花环,是桑桑心中的花环,是它对过去回忆的眷恋和告别 。
【草房子里面所有的好词好句分享 草房子的好词好句】第三种:对比描写 。
比如,秦大奶奶的艾地 。在秦大奶奶不能接受因为政策改革而失去自己曾经拥有的土地时,她和油麻地小学之间的关系是对抗的 。这时,她那间小草房和周围的那片艾地,就成了对抗的象征 。
作者是这么描写这片艾地的:
“艾前后左右地包围了小屋 。风吹过时,艾叶哗啦哗啦地翻卷着 。艾叶的正面与反面的颜色是两样的,正面是一般的绿色,而反面是淡绿色,加上茸茸的细毛,几乎呈灰白色 。因此,当艾叶翻卷时,就像不同的碎片混杂在一起,闪闪烁烁 。艾虽然长不很高,但杆都长得像毛笔的笔杆一样 。不只是因为人工的原因,还是艾的习性,艾与艾之间,总是适当地保持着距离,既不过分稠密,也不过于疏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