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二 )


古代知识分子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说明这儒家思想的人本位立论、见解,是相当具有超远而深刻的智慧,儒家的博爱思想是十分感人的 。
《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又说,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
儒家这些伟大的审势、审时、慎独的品德修养,是我们一生应当去修学、去培育的美好品德,它可以很快地提升我们的品德和才学 。在构建我们人生美好价值体系的道路上,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人生价值目标的指导作用 。
中国文化儒家思想占据很重要的位置,这些优秀的文化是教化我们提升自己美好品德、思想才干以及各种艺术境界的最佳的蓝图 。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 。孝敬自家老人进而孝敬他人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孩子进而爱护他人的孩子,人人都相敬相爱,治理天下就如同掌握运作手中之物 。
这几句话的核心词就是敬爱,关键词是差等,中心思想是:只要人人都真诚地相爱,这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 。
各大宗教各种学派,它们一个共同点基本都是爱的哲学,不同的只是对爱的看法和追求爱的方式和途径 。儒家和基督教不同,把爱的对象和主体首先锁定为人,现实中的人,身边的人,然后亲亲以仁民,仁民以及物,讲差等、层次、步骤,具有极大的人文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和佛教不同,它追求现世生活的修身和幸福,热爱生命,积极人生,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和道家出世人生观不同,它追求入世;墨家讲兼爱,儒家注重仁爱 。
仁是孔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对它的定义和解说最原始最地道最精辟最权威的莫过于孔子,而最早最可靠可信的版本莫过于《论语》 。什么是仁?最直接最简洁最精当最准确就是两字:爱人 。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在《颜渊》篇对樊迟最精准的回答 。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简单而难得 。说简单,就两字;说难得,也就两字——己,人 。其实,毛泽东早就有一句对仁的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自己偶尔做一件好事,高兴时做好事,顺境时做好事,这都不难,可痛苦时逆境中还能否做好事?难 。再说人太复杂了,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还是自己的仇人敌人,是华人还是夷人?难 。简单就简单在“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难就难在“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难就“克己复礼” 。什么是克己复礼?就是真诚,真诚地对待自己,真诚对待礼,礼最原始最本质的含义就是真诚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 。仁是孔学核心,诚是儒家根本 。什么是仁?仁者爱人,真诚而时时处处地理解他人,关爱他人 。既简单,人人都可做到;又难得,不是时时处处,不能对待所有的人 。孔学讲差别,讲层次,讲过程,讲步骤,这就是它的科学性,普世性,亲和力,包容力,生命力 。仁是一种真诚而久远的情怀,一种真实而广泛的行为,一种真纯而美善的境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