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基础知识有哪些 计算机入门基础知识

今天给各位详细介绍关于“电脑基础知识学习”的核心内容以及“电脑最基本的基础知识”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
一、电脑软硬件基础知识
1、CPU型号怎么看?
CPU是一台电脑的核心 , 而目前笔记本市场基本被Intel(英特尔)的CPU垄断 。 而Intel的CPU型号命名还算比较有规律 。
以i7-6920HQ为例:
四位数的头一个数字是6指的是代际 , 也就是是英特尔第六代处理器 。 目前英特尔在市面上是4、5、6三代处理器并存 。 老于4代的处理器现在比较少见 , 一般也不推荐 。
920是它的SKU值 , 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编号 。 用来区分不同性能的CPU型号 。
数字后面紧跟着的字母是H , 代表的是处理器的功耗/性能类别 。 类似的有U(超低功耗15W)、M(仅出现在5代以前)、H(高性能35W/45W) 。 需要注意的是:功耗大不仅意味着更大的耗电量 , 也表示CPU的发热量越大 。 进而对笔记本的散热系统有更高的要求 。 所以主打高性能的笔记本(比如游戏本) , 几乎没有轻薄、长续航的 。
最后一个产品线后缀 , 有Q(四核处理器)、K(开放超频)两种情况 。 而双核、不可超频的处理器没有这个后缀 , 也是最常见的 。
什么?看完了还是不懂怎么选?简单来说 , 如果你在乎功耗(省电)的话 , 代际越新越省电 。 比如6代比4代更省电 。 而在同一代中 , U比H省电 , 而H又比HQ/HK省电 。
2、关于电脑性能
如果你想了解性能的话 , 这就有些麻烦了 。
诸如i7>i5>i3这样的说法 , 基本不靠谱 。 因为这种说法仅仅在同一代处理器 , 同一功耗级别下才成立 。 如果跨代、跨系列地比较 , 就会出现诸如i5-6300HQ性能强于i7-6600U、i3-6100H和i7-4610Y性能差不多 , 这样不太好理解的情况 。 所以光看型号判断性能真的是不太靠谱 。 为了方便起见 , 我推荐一个方便(但并非完全严谨)的方法给大家:查Passmark评分
Passmark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处理器的性能水平 , Passmark评分越高代表CPU的性能越强 , 可以作为大家选购的参考 。 如果你还是没什么概念的话 ,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 , Passmark评分在3000左右 , 就可以保证基本的上网、办公、看全高清视频流畅 。 不过还是那句 , 这个评分仅仅作为一种简捷的判断、选购依据 , 并非完全严谨的 。
另外从2015年开始 , 英特尔又推出了CoreM(酷睿M)系列处理器 , 主打超低功耗(4.5W) , 无需风扇散热 。 m系列的命名规则跟i系列类似 。 相信大家可以触类旁通 , 这里就不赘述了 。
真?麻烦 , 当我没说
3.显卡型号怎么看?
和英特尔相似 , 笔记本上的独立显卡大部分来自NVIDIA(英伟达) 。 不过相比之下NVIDIA显卡的命名就简单得多
显卡型号显示960M 。 其中9是代际 , 也就是第九代NVIDIA显卡 。 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以9系列为主 , 也有一定数量的8系列 。
后面两位数代表的是等级 , 一般是从10到80 , 数字越大性能越强 , 相应也越耗电 。 后缀M表示针对笔记本优化(性能低于桌面版 , 所以功耗和发热也更低) 。 今年NVIDIA还增加了MX后缀的显卡 , 可以理解为小改款 , 性能比M的版本小有提升 。 而GTX的前缀 , 只有850M、950M或者以上的显卡才有 , 是高性能的代表 。 显卡和CPU类似 , 显卡性能越高 , 功耗、发热量也越高 。
4.关于内存
一般我们只需要关注3个参数即可:内存的容量、内存的代际、内存的频率 。 容量大家都好理解 , 代际和频率可能需要简单提一下 。 目前笔记本中常见的 , 一般是DDR31600(第三代DDR内存 , 频率1600MHz)和DDR42133(第四代DDR内存 , 频率2133MHz) 。 前者更加普遍 , 而后者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