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罗衣透体寒,不过是所有怀才不遇或者命运坎坷的中国文人无可奈何的哀号 。
顾随,其实名气不怎么大;但是,要提到他学生的名字就不一样了;比如说“红学泰斗”周汝昌,还有现在九十多岁高龄,仍然活跃在文坛上的叶嘉莹 。
【“一任罗衣透体寒”,顾随先生的诗应该怎样理解?】顾随(1897—1960)先生教了一辈子书;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 。
教书之余当然也有不少诗词、论文等等文章发表——但是,无奈身体不是很好;六十几岁撒手人寰,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啊!
顾随填了不少词;有一首《鹧鸪天》有这样的词句;老去从教壮志灰 。那堪中岁已长悲 。篆香不断凉先到,蜡泪成堆梦未回 。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尽管教师这个职业也不需要膀大腰圆体格健硕;但是,能够站着讲课还有非常耗费体力与精力 。再加上后来手稿也遗失了不少,身心俱疲的他只有感叹命运的不公 。
结尾处,还是引用先生的一句词来作为回答的结束语吧—— 少岁空怀千古志,中年颇爱晚唐诗 。新来怕看自家词 。(《浣溪沙》顾随)
初读顾随先生的这首《鹧鸪天》,还是在大学选修课上,犹记得老师为我们的讲解,概括起来一句话: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一种目标的坚持,一种信念的坚守 。
《鹧鸪天》顾随不是新来怯凭栏,小红楼外万重山 。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 。
凝泪眼,画眉弯,更翻旧谱待君看 。黄河尚有澄清日,不信相逢尔许难 。
这首词作于沦陷区的北平,当时日军的铁骑正无情的践踏着古老的中国,顾随先生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对抗战的希望和信心 。

文章插图
“不是新来怯凭栏”,因为自己现在正在沦陷区的北平,已经很少登楼远眺了,这不是因为自己胆怯,而是因为如果自己登楼远眺,看到的就会是“小红楼外万重山”,看到的是自己国土的沦丧 。
现实虽然如此,但自己作为一个有担荷、有信念的知识分子,“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 。“透体寒”不仅仅是指当时天气的寒冷,更是当时战况的反映 。当时国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花园口决堤、南京沦陷……外在环境如此寒冷,而自己身上的衣服却只有单薄的罗衣 。自己如何抵挡寒风?如何抵挡外在的寒冷?

文章插图
冯延巳有一首《抛球乐》,其中有一句“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透体寒”,外在环境的寒冷,吹拂着单薄的罗衣,给“我”的感受是贴体寒,也就是说到了一个人内心的感伤,内心的孤寂,内心的寒冷 。
而顾随先生这里也是一样,但他为什么可以是“一任”透体寒呢?因为他内心中有一种信念,就是“自添沉水烧心篆” 。不是迫于外在,不是别人给予,而是自己心中有一份目标、有一份信念,让自己可以“沉水烧心篆”,也正是内心这种加持,让自己可以抵御外界寒冷 。
“凝泪眼,画眉弯”,虽然现实是令人伤感的,但是自己还是要“和泪试严妆” 。画眉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眉,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从屈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开始,画眉就有了一种“追寻理想”的意思 。虽然现实是悲哀的,但作者依然有一种追寻、一种理想 。

文章插图
作者“画的眉”是什么样子的呢?“更翻旧谱待君看” 。画的是旧的眉妆 。言外之意是作者相信自己国家可以收复失地,期待民族重新振兴 。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为什么这么欣赏项羽,是因为项羽的贵族精神吗?
- “有些女人认为:人到中年,自己最大的靠山,不是丈夫”你怎么看?
- 北大医院深圳分院 深圳北大医院官网预约
-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仓鼠笑乐园 淘气小仓鼠乐园
- “有些普通女人觉得:嫁给没能力的男人,日子太难过了”你怎么看?
- 今日出伏,俗语农谚“冷不冷,就看出伏天”,2022年冬天冷吗?
- 俞敏洪把“中国的堕落归咎到女性的堕落”,你同意吗?
- 假期防溺水,是老师一个人的“战斗”吗?对此你怎么看?
- “谈恋爱送礼物不要啃爹”校领导开学典礼赠言超硬核,全场沸腾,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