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家带口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辗转来到成都 。成都景色迷人,长期在战乱中度日的杜甫深感此为世外桃源,遂便决定在此定居 。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文章插图
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 。他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狂夫》)中提到的便是此处 。当时杜甫所建的茅草屋早已随风雨刮打被毁坏了,如今后人为了纪念这段杜甫便在此地修建草堂 。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文章插图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文章插图
如今,已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历代文人墨客前来瞻仰这一胜地的不计其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
杜甫人物介绍: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一间茅草屋丝毫掩盖不了杜甫的才气,在这里的几年时光,创作诗歌有两三百首,广为流传,其中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著名诗歌 。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文章插图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文章插图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文章插图
草堂留后世诗句著千秋杜甫的茅屋是穿斗结构的川西民居建筑,以茅草覆顶,黄泥涂壁,一派田园农舍风味 。草堂正门入口墙上“草堂”两个浑厚大字赫然醒目,系清世宗雍正十二年(1734年)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题“少陵草堂”碑刻取“草堂”二字刻成 。步入草堂正门,迎面古木苍翠,当时杜甫很穷困,他修筑的是一个不足一亩地的小茅草屋 。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文章插图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下雨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指的是谁

文章插图
进入草堂寺的山门,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这里的阳光、绿树、青草都比墙外更闪亮 。在园中漫步,处处都是一片翠色,阳光透过树叶穿到了地面,变的沁凉,偶尔觅得一处小亭,隐秘在翠绿之中,在亭中坐坐,听着欢快的鸟鸣,心情不得不舒畅起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