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读白居易的诗 。
白居易把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这个分类出自他的《与元九书》 , 就是他托付元稹替他整理诗作的一封书信 。
【白居易诗歌的分类解析 白居易诗歌分为哪四类】依照白居易在信中的自述:讽谕诗是他“自拾遗来 , 凡所适、所感 , 关于美刺兴比者 , 又自武德讫元和 , 因事立题 , 题为新乐府者”;闲适诗是他“或退公独处 , 或移病闲居 , 知足保和 , 吟玩情性者”;感伤诗他是“事物牵于外 , 情理动于内 , 随感遇而形于叹者”;杂律诗则是“五言、七言、长句、绝句 , 自百韵至二韵者” 。
(白居易像)
这四类诗中 , 白居易自己比较重视讽谕诗和闲适诗 。他认为讽谕诗反映了他的“兼济之志”(这基本上是他贬江州司马之前的人生观) , 闲适诗写出了他的“独善之义”(江州司马之后) , 这些诗都是他的人生目标的直接体现 , 这些诗对他来说很重要 , 是他的主要诗歌成就 。而余下的两类感伤诗和杂律诗则“或诱于一时一物 , 发于一笑一吟 , 率然成章 , 非平生所尚” , 他甚至认为这后两类诗可以在编诗集时“略之可也” , 不重要!
(《长恨歌》诗意)
但有意思的是 , 我们现在提起白居易这位诗人 , 评价他时常说他是新乐府的主要倡导者是官方的评价 , 要一提他的代表作品 , 大多人想到的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 甚至只有这两首诗才代表了他最高的诗歌水平 。那么问题来了 , 这两首诗 , 恰恰都属于“感伤诗” , 是白居易认为不必保存的诗 。
(《琵琶行》诗意)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诗感人 , 有真情在内 。
白居易推崇杜甫 ,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 , 他希望能通过诗歌“救济人病 , 裨补时阙” , 这很好 , 这种创作原则和创作出发点也继承了自《诗经》到杜甫的“美刺比兴”的优良传统 , 这是他成为伟大诗人的基础 。他的《新乐府》、《秦中吟》也很有现实意义 。上学的时候我们也学《卖炭翁》 , 《杜陵叟》……因为这些诗很有“现实意义” 。
(《卖炭翁》诗意)
可叹的是 , 白居易有一条创作原则影响了他的成就 , 就是我们不断赞叹的“老妪能解” 。《唐才子传》称:“公诗以六义为主 , 不赏艰难 。每成篇 , 必令其家老妪读之 , 问解则录 。”这个用心当然是好的 , 为大众创作的诗 , 让大众读得懂 , 但却也因为他每首诗都以这个为标准 , 反倒成了另一个极端的“以辞害意”(不仅用生涩的字眼或堆砌辞藻会“以辞害意”) , 试想 , 为了让老妪读懂 , 就需要不断地“经营”文字 , 不断地做“理性”安排 。可问题是诗恰恰最要不得“经营”和“理性” , 它是有强烈的感性色彩的 。多了这层经营和理性安排之后 , 白诗的“真”减了份量 。这也是他最终敌不过杜甫诗的感染力的原因所在 。
(老妪能解)
当然 , 《长恨歌》和《琵琶行》以及一些他认为价值不大的诗 , 不在其列 , 他在这些诗里 , 保留了“真” , 于是 , 反倒是这些诗 , 很能让人记住 , 因为这些诗 , 实在具有“感发”的力量 。
- 关于百合的古诗四句 赞美百合花的优雅古诗
- 值得投入的5样家居小物件,便宜又实用,能解决很多家务烦恼
- 广域网的优缺点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与联系
- 王安石著作 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前一句是什么全诗
- 诗歌原文加朗诵 妈妈的爱诗歌简短
- 你乘坐公交的時候有哪些「奇遇」?
- “普通人离婚了,无论男女,再找对象,真的很难”你怎么看?
- 爱情的句子唯美诗歌 情诗短句最美现代
- 有关冬天的古诗大全 冬天古诗句
- 同学之间深厚友谊 表达同学情谊的短句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