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
诗意: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
【鉴赏古诗全文和主旨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古诗诗意】主旨:全诗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
名句赏析: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 。时间是夏天的傍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 。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却把这形象巧妙的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
- 从军行全文解析 从军行的诗意是什么
- 关于十五夜望月全文朗读和分析 十五夜望月的诗意是什么
- 7首与树有关的古诗词 关于植物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 鉴赏游子吟全文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是什么
- 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句 跟春天有关的古诗
- 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全文 诗歌清明时节雨纷纷
- 古诗词带有月的诗句 50首关于月亮的古诗
- 歪诗三百首搞笑诗句 史上最搞笑的古诗大全
- 了解送元二使安西全文解析 送元二使安西全诗意思是什么
- 学习浣溪沙全文主旨 浣溪沙古诗原文意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