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 方少时


wéi rén zǐ,fāng shào shí;qīn shī yǒu,xí lǐ yí
为 人 子,方 少 时;亲 师 友,习 礼 仪
人在少年时期,对周围世界怀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知识和本领的速度也很快 。但是小孩子却不具备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拥有自我学习的意识也很难,因而,就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帮助 。老师有时候不仅充当良师,教导小孩学习学识修养和道德规范,更充当了益友的角色,日常的言行举止对小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样,小孩与老师亲近,将会获得更多的好处 。而除了与老师接近,小孩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一起学习玩要的小朋友,因此,交友就显得格外重要,正如孟母三迁只为创造良好的环境,一个小孩选择了什么样的小朋友交往,就会对小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朋友的时候要格外慎重,多选择品行端正,学德兼优的小朋友为伙伴,注意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不断进步 。

一方 方少时

文章插图
为人子,方少时
为:作为 。
人子:做人的孩子或儿女 。
方:正当,刚,正值 。
少时:年少、年纪小时侯 。
亲:亲近,接近 。
师:良师 。
友:益友 。
习:学习 。
【一方 方少时】礼仪:礼仪和礼节仪态,指应对进退的分寸,以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
一方 方少时

文章插图
亲师友,习礼仪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作为子女,应该趁着年少的时候,好好把握学习的机会 。平时要跟老师多亲近,随时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学习各种礼仪规范,了解如何待人处事;还要多结交好的朋友,在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中一起成长 。
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来一直传承着完善的礼仪规范,与清晰亚明的道德标准 。所以中国人素来以礼貌谦逊著称,待人处事都讲求以礼待人 。小朋友天性活泼好动,不知何为礼节,因此,更需要在与良师益友亲近的时候,教以待人处事的良好举止,慢慢地将其培养成一个懂文明、 讲礼貌、有道德的全面人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