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需求和心理学理解祥林嫂?( 二 )


当宣泄成为习惯,更容易招灾惹祸 。
?第五,“自由联想与宣泄”的研究
1997年,央视探索时代播放一部美国一个由心理学家和神经病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他们针对“双重人格”的个案进行心理障碍致病原因的研究 。由于“双重人格”是精神分析的经典概念,所以用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让个案在自由联想的情景下,宣泄自己的情绪,结果发现是“三重人格”!再继续挖掘,发展是“四重人格”……直至挖到“第七重人格”,个案彻底崩溃!这样,研究小组得出结论:“挖掘潜意识、宣泄”是造成伤害的原因,所挖出的“潜意识内容”仅仅是“思维错构”出来的“错觉”!
祥林嫂身上有着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一个典型旧时代的劳动妇女,勤劳、隐忍、善良,同时也极度的压抑和愚昧 。
【从生理需求和心理学理解祥林嫂?】旧时妇女对自己的身体是极度忽略甚至否定的,所以他们会任劳任怨,不计得失 。婚嫁不由自己,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手里 。他们无法面对自己的生理需求,所以祥林嫂被迫再嫁之后会撞桌角表达自己的忠贞,而事实上在跟第二丈夫结婚后,祥林嫂的生活是有很大的改善的 。但命运的基调没有改变,意外接踵而至,丈夫病死,儿子被狼叼走,她又回到一个人的生活,此时的祥林嫂已经出现了精神问题了 。只是习惯性地压抑,让所有人都忽略这一现象,反而会拿她的痛苦消遣,最终祥林嫂的结局也是凄凉悲哀的 。

从生理需求和心理学理解祥林嫂?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