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刷 ip互刷app


_原题为:流量盗刷成行业良性发展之痛)
7月9日,广州互联网法院一起关于不支持“虚假刷量”获4万余元赏金的判决,再次将这一行业痼疾拉到了大众面前 。
日前,小红书官方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社区反作弊报告,更是显示了当前流量盗刷之猛:小红书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其中除机器刷量外,每天有920篇人工刷量笔记被清理;平均每5分钟清理18.6个刷量账号、168个虚假点赞、135个虚假收藏、571个虚假关注 。
阅读量崇拜滋生畸形刷单产业
“你想给视频刷量,找我就对了!原来100元我可以给你刷出100万的播放量 。现在监管严了,有些平台也针对刷量进行打压,价格只能随行就市咯!”7月21日,家住重庆南山的知名网络水军陈先生这样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
当记者弱弱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陈先生胸有成竹地说:“方法就太多咯,说复杂了你也听不懂 。简单说就是利用代理服务器不停地更换IP,然后去访问指定的视频网站,因为是不同的IP,所以平台就会认为有不同的电脑点击过视频,点击量就刷起来了嘛!”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数据造假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只有先把数据变成一个可以任意掌控的“泡沫”时,才能得到更多人的点击 。然而,数据的真实性是平台的生命,有了真实性才会有合作各方的互信共赢 。
在网络上搜索“微信刷阅读量”等关键词后,记者看到不少提供微信刷阅读量、刷粉的商品 。“12元1000个阅读量,1000起刷 。2万个阅读量24小时左右完成 。”
陈先生告诉记者,为了模拟真实的高阅读量,一些刷单者不仅能够保证阅读量,还能控制阅读量增长的速度,比如“一周内阅读量增长1万,每天匀速增长等” 。
一家名为“亿兴推广电商”的网店,主要以“推广”为名从事统称为各类刷流量的业务 。在其网页上赫然写着:“搜索流量”“包月服务”“全新引流推广”“人工推广”“真实访问”等字样 。一些“微信阅读量互刷群”,要求大家互阅互赞,大量陌生人相互推送自己需要刷单的内容,发送求助需求的同时也帮助其他陌生人阅读、刷量,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真正阅读链接里的内容 。
目前,自媒体变现模式大多较为单一,企业、商家基于自媒体的阅读量进行广告、软文投放 。这一机制下,自媒体人、广告主都陷入“阅读量崇拜”,难免滋生出畸形的刷单产业 。
刷量江湖暗潮涌动
6月10日,公安部开展的“净网2019”专项行动中,2018年蔡某某新歌视频1亿转发量的幕后“黑手”——星援APP被查 。案件被定性为刑事案件,该软件应粉丝刷流量需求在半年内吸金800余万元 。
其实,刷单早已成为当下自媒体商业模式下的“镀金”神器 。“那些每条文章都能有几万阅读量的大V,只要在业内有点影响力,做一条软广告植入开价两三万元,而且很多企业买账 。有些比较火的自媒体,做广告还要排队 。”一位创业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
在各种网站上,刷量的江湖看上去风平浪静,背后却暗潮涌动 。公众号刷量的危害不可小觑,不仅损害了自身信誉,伤害了网民的感情,也影响了投资人和广告方的投资判断 。一些公众号通过刷量混得风生水起、赚得盆满钵满,更是挤压了那些执着于生产优质内容的公众号运营者的生存空间,影响了整个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 。
有业内人士透露称,无论是暗刷还是明刷流量都已形成了利益链 。为了拉到更高广告费,流量买方有需求,而刷手通过刷流量获得报酬,社交平台可以有更多的用户,第三方的刷量软件也能赚到手续费,各方各取所需且都能获利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促成了各方对此行为的放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