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全文鉴赏 醉翁亭记朗诵原文( 二 )


“起”:这一段重点写醉翁亭的周边环境之美 , 以及通过对醉翁亭的建造和名字来历自问自答 , 同时点出“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 , 把景与情直接联系起来 。这段层与层之间过渡巧妙 , 由山而峰 , 由峰而泉 , 由泉而亭 , 由亭而人 , 由人而酒 , 由酒而醉翁 , 再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引出“山水之乐”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 。环环相扣不着痕迹 , 给人完整的“山水之乐”印象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 , 晦明变化者 , 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 , 水落而石出者 ,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 , 暮而归 , 四时之景不同 , 而乐亦无穷也 。
“承”:这一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瞑”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野芳发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风霜高洁 , 水落而石出者 , 山间之四时也”则概括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风光 。最后进行小结“四时之景不同 , 而乐亦无穷也” , 这是上一段总写“山水之乐”的具体化 。骈赋对偶句描写 , 散句收束 , 抑扬顿挫 , 充满了音律的美感 。
【醉翁亭记全文鉴赏 醉翁亭记朗诵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 , 行者休于树 , 前者呼 , 后者应 , 伛偻提携 , 往来而不绝者 ,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 ,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 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 杂然而前陈者 , 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 , 非丝非竹 , 射者中 , 弈者胜 , 觥筹交错 , 起坐而喧哗者 , 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 , 颓然乎其间者 , 太守醉也 。
“转”:这一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如果仍然在写景上铺陈 , 就会成为流水账 , 所以“起承转合”中的“转”要担当起转折 , 从描述中往中心思想过度的作用 。这一段先写滁人出游的盛况 , 络绎不绝 。再写太守宴乐 , 觥筹交错 。太守白发苍颜 , 已经喝醉倒在众宾客当众 。第一段就说过 , 太守易醉 , 醉在山水之间 。而这里则点出太守的欢乐 , 是与民同乐 , 与下属和谐相处 。易欢乐 , 自然浅酌即醉 。
已而夕阳在山 , 人影散乱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 , 鸣声上下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 醒能述以文者 , 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合”:最后一段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你们知道跟着太守出游而开心 , 却不知道太守是因为大家出游开心才开心啊 。这里进一步透露出太守与民同乐的心思 , 但是没有明说 , 却说“醉能同其乐 , 醒能述以文者 , 太守也 。”我能和你们一起醉饮开心 , 但是我却能清楚的记得啊 。这是真的醉了?当然不是 。醉翁之意 , 终归不是在酒 , 而在山水之间 , 而在民之乐也 。最后一段 , 不但提升了文章的主题 , 也合回了首段千古名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