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次句是为问句,“春来发几枝”?这一问用语质朴,又极富形象性,未言相思,却似相思已经萌动,设问自然,暗逗情怀,为“采撷”做好铺垫 。
第三句“愿君多采撷”,从物转向了情节,寄意友人“多采撷”,那么为什么要“多采撷”,又为点明主题做好了准备,言在此而意在彼,环环相扣 。而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君又指谁呢?后面会有详解 。
末句“此物最相思”是全诗的落脚点,寄意于红豆的相思属性,用一“最”字将主题推至极致,委婉而又含蓄,语浅却又情深 。从此红豆树名传遍大江南北,使众多俊男倩女为之倾倒 。
关于《相思》这首诗,许多人认为描写的是年少的爱情,最后无疾而终 。还有人说,这首诗是王维写给他妻子的 。由于该诗影响广泛,因此演绎了许多传奇的爱情故事,大体都是情犊初开的少年王维,为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思念,触景生情,写成了一首非常感人的诗 。而演义较成功的就是电视剧《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和王维的关系,借此,笔者正好先介绍一下诗作者王维 。
王维(701年或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外号“诗佛”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 。开元九年 (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 。不久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 。两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 。二十五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 。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 。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 。安史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 。乱平,降为太子中允 。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
而关于太平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713年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
王维和太平公主是否存在关系,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不过两者处于同一个时代倒是事实 。太平公主比王维要大30多岁,王维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的时候太平公主早已经死了 。也不太可能王维在山西就和在长安的太平公主相交,当时王维才10岁,而太平公主已经40多岁了 。且太平公主死的时候,王维仅12岁,两人产生爱情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但影视作品属于文艺范畴,只要不背离或歪曲重要历史事实,这样无关主体的编导和发挥是可以被接受的 。
那么这首诗到底是为谁而作的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就是《相思》诗题除了《相思子》和《咏红荳》外,还有一题,叫“江上赠李龟年” 。其实本诗不光题目有几个,版本内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南宋大学者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的版本内容是这样的:“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 。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 。”
由于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因此可以认为此诗是为友人李龟年所作 。虽然有人质疑说《江上赠李龟年》是明末凌濛初刊发的王右丞集中才用此标题的,但之前有没有其他地方使用过也并不知道,而这毕竟是最早能说明此诗是为谁所写的实据,在没有证据能证明其错误之前,是可以继续沿用的 。
【相思古诗全诗的意思赏析 相思古诗的意思翻释】那么李龟年是何许人也,怎么能使王维给他赠诗呢?其中又有哪些曲折悲欢的故事呢?
- 原文全诗翻译赏析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原文
- 小学生劝学古诗 劝学诗句有哪些
- 带有秋字的古诗 含有秋字的诗句有哪些
- 关于托物言志的诗句 托物言志的古诗有哪些
- 早雁古诗欣赏及解析 早雁杜牧诗歌鉴赏
- 含有季节的古诗词名句 关于季节的古诗词名句
- 古诗词表达思念的句子 表达想念的诗句古诗
- 古代描写酒的古诗词 关于酒的古诗有哪些
- 古诗《池上》全部解释 池上古诗意思解释
- 登鹳雀楼诗意及全诗赏析 登鹳雀楼古诗及诗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