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就是《如梦令》的一句词,是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所写 。原文是这样的: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
公园实拍
公园实拍
译文大意是:我时常想起,去溪边的亭子游玩,玩到太阳都下山了 。喝的大醉都忘记了回家的路 。等玩到尽兴天也黑了,划着小船回去,却进入藕花塘的深处 。怎么出去呢?抢着划呀,抢着划呀,一不小心惊动了满滩的水鸟,都飞了起来 。
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年轻时候的作品,写的是她常常难忘的一次溪边亭子的畅游趣事 。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她潇洒豪放的风姿,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显得卓尔不群,朴实无华 。
词中写的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常记”两句起笔虽然平淡,但自然而和谐,把我们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之中。“常记”明确的表示追述,地点是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傍晚,作者酒醉饭饱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都认不出来了 。“沉醉”二字点明了作者本人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反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兴致,不难看出,这一次愉快的游玩,给作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
紧接写的“兴尽”这两句,就把这种意境递进了一层,兴尽了方才划船回去,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了作者当时游玩兴致很高,不想回去 。而“误入”这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朴实,同前面的“不知归路”遥相呼应,显示了作者的忘情肆意的心态 。在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 。舟上是游兴未尽的窈窕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画面感极强 。
一连重复“争渡”这个词,两个“争渡 ”,表达了作者急于从迷途之中找寻出路的焦急心情,心如火燎 。思量着怎样才能划出荷塘回家时,胡乱的划动着小船,去寻找一条归路 。正是由于“ 争渡”,忽然听到扑愣愣的一片响声,鸟都飞起来了 。所以“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沙滩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到此,这首词戛然而止没有下文,言已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
这首《如梦令》用词相当简练生动,只选取了几个场景,这几个场景和作者当时的心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年轻时的豪放洒脱的一面,让人不由的想随她一起在荷塘丛中划船,甚至不醉不归 。
李清照简介,宋代女词人,(1084年-1156年),号易安居士,宋朝济南人士 。是婉约词牌重要代表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作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
【原文全诗翻译赏析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原文】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其家藏书甚富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其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
- 描写春天的经典散文 春天的散文名篇
- Wink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wink什么意思中文名字
- 分享少年中国说注音原文 少年中国说注音版完整
- 原文及翻译 天净沙春白朴拼音版
- 渔家傲秋思原文翻译及注释 渔家傲秋思赏析
- 分享朱自清的散文春天来了 小学课文《春天来了》原文
- 登鹳雀楼诗意及全诗赏析 登鹳雀楼古诗及诗意
- 孔乙己主要内容概括 孔乙己原文概括
- 古诗《十五夜望月》的翻译 十五夜望月意思翻译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译成英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