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而反对进取的代表人物,正是顶级名将陆逊极顾雍等江东柱石人物 。
吴国是在江东大族的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 。
孙权最终能称帝建国,其实也就是政权江东化的结果 。
江东大族从发展地主经济的角度出发,渴望安定的生产环境,反对大举用兵 。
朱桓等人提出过的进取之策,往往都被这些大族代表所否定了 。
因此,东吴上下对北伐都不积极 。
西边的蜀国,人口不及东吴一半,诸葛亮、姜维常年率10万左右的军队北伐 。
而东吴呢?

文章插图
诸葛恪曾集结了20万大军北伐,就一次,就导致士族不爽,举国怨声载道了!
因此,江东的北伐,大多是“见可而进,知难而退”的短促出击,目标有限,而且,极力避免与魏军主力对战 。
如此,除诸葛恪时期外,吴国一直比较保守,没有为改变不利局面作出过太大动作,冒太大的风险 。
所以,如果有朋友一直指责诸葛亮、姜维北伐穷兵黩武,导致蜀汉灭亡的话,不妨看看东吴···温水煮青蛙,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 。
即便夺取了荆州大部分地区,吴与北面魏的差距依然很大 。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的差距越来越悬殊是几乎没有悬念的 。
其实三国鼎立之初,彼此处于均势之时,吴蜀联合,是有可能摆脱被动的 。至少可以一试 。
这种情况下,东吴过早选择保守,以“限江自保”为策,早早“躺平” 。
面对悬殊的局势,吴蜀采取了各自不同的方式,却获得了一样的结局,令人唏嘘 。
然而,就过程而言,个人更欣赏诸葛亮、姜维的做法 。
不知您怎么看呢?
答 | 江隐龙
从三国时期的地图上看,天下最大的便是扬州、荆州和益州,但真正决定一国或一势力强大与否的不在土地,而在于人口 。据《中国历代户口、田地、天府统计》所载,以三国后期来论,蜀亡时有28万户94万人口,10万军队;吴亡时有53万户230万人口,23万军队;而曹魏平蜀前有66万户440万人口,军队达40万以上 。

文章插图
很容易能得出以下结论,就算假设三国军队的单位战力相同,曹魏的实力也要强于吴、蜀之和,吴国北伐一直未成功而是被曹魏压着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

文章插图
其实吴蜀两国的谋士早就明白这一点 。我们来看看鲁肃与诸葛亮所提出的战略路线就能明白:鲁肃提出的“榻上策”是“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也就是说鲁肃的战略目标是以孙权占有整个长江以南为基础的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虽然诸葛亮放弃了江东,但北伐的基础之一也是“结好孙权” 。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鲁肃与孙权在明知曹操“不可卒除”、“不可与争锋”的前提下,其生存策略都是建立在以整个长江以南均与曹操为敌的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出于不同的利益观,鲁肃希望孙权一个人占有长江以南,而诸葛亮希望刘备与孙权分割长江以南 。换句话说,鲁肃与诸葛亮都知道以长江以南的三州(不包括遥远的交州)之力与曹操相抗已经是极限,仅仅有其中两州或一州之力,都是不可能击败曹操的 。
- 辟邪剑法为什么女的不能练 辟邪剑法女生可以练吗
- 为什么有些人称北京国安队为北京“龟”安队?
- 你认为合肥的哪条路最堵车,最让你烦恼?为什么?
- 新房晾一年不如晒一夏好吗 新房放了半年了为什么还有味
- 巴沙鱼为什么一煮有好多泡沫 巴沙鱼煮几分钟可以熟
- 难言还在虎牙吗 虎牙难言为什么搜不到了
- 为什么萧敬腾被叫雨神 萧敬腾真的每次到哪哪都下雨?
- 为什么现在一些人都提倡多吃青菜少吃肉?蔬菜的营养价值要比肉高吗?
- vc精华安瓶为什么要大量补水 安多可精华怎么样
- 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救护车上会有一条蛇的图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