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经过两次偷袭,孙权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 。
此时,孙权的实力看起来是很强的 。
至少从地图上看,东吴的地盘虽小于北面的曹魏,但也不算悬殊 。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文章插图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可是,事实上,两国的国力始终差距很大,而且,越到后期,差距越悬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国力差距:由悬殊到非常悬殊地图上看,似乎魏吴差距不大 。
不过,悬殊不大的版图,其下辖的行政单位却十分悬殊 。
东汉13州,东吴满打满算只有3州 。事实上,荆州、扬州,都有一部分在曹魏掌握中,东吴这个3州之地的统计算是稍微“夸大”的 。
而曹魏,却完全掌握了8州,这还不算他们在荆州、扬州控制的部分地区 。
州数背后反映的是:人口、开发程度的差距 。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文章插图
据《中国人口史》推算,黄初二年(221年),魏国的户数为103万户,682.4万人口 。
相比之下,吴国的人口为:户数47.8万,人口315.5万;蜀国的人口为:户数20万,人口132万 。
可以说,吴国的户数、人口数,均不及魏国的一半 。
即便吴蜀加起来,其人口也只占天下约40%,不及魏国一国 。
然而,更令人绝望的是:这已是双方国力最接近的时刻了 。
魏国所占据的北方,当时原本就是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发程度远远高于魏、吴 。
只不过,汉末战乱时,北方大量人口逃到了益州、荆州、江东等地 。
可以说,由于北方人口的迁入,先进生产方式的带入,加之孙权、诸葛亮,乃至刘表刘璋治理有方,当时南方正处于历史上的新高度 。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文章插图
相比之下,北方则成处于历史上的低谷 。
因此,三足鼎立之初,尽管曹魏有些优势,但大家基本处于均势 。
然而,随着三足鼎立局面的稳定,彼此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
原本,双方按照同样的速度增长,体量大的一边增长的总量自然就更多,差距就会更大 。
何况,魏国的增长率也必然高于吴国 。
东吴是正常增长,而北方是恢复性增长 。
只要北方的秩序恢复,人民回到土地上,凭借开发程度高的底子,其增长率会远远高于东吴 。
所以,到了三国后期,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
灭蜀前,曹魏的户数增长到144.5万户,比黄初二年增长了40%多 。
而吴国投降西晋时,献上的在册户口是:户52.3万 。
魏吴的人口比,由2:1左右发展到了接近3:1!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文章插图
农业时代,人口就是生产水平,就是财政收入,就是兵源数量 。
以此来看,魏吴的国力差距,始终很悬殊,而且越到后面越悬殊 。即便是拉上蜀国的力量,吴蜀联盟也始终不及曹魏一国 。
东吴的内部问题其实,三足鼎立之初,尽管吴国实力不如魏,但彼此并未悬殊到不可逆转的地步 。
为什么吴国有了荆州之后还是不如魏国,一直被魏国压着?

文章插图
三足鼎立之初,在名将陆逊的统领下,吴军的战力是很强悍的 。他们西破刘备于夷陵,北拒曹丕三次伐吴,随后,石亭之战,又再次打败魏军 。
当时,吴军如果采取积极进取的策略,是有可能改变双方态势,为东吴赢得更有利的竞争环境的 。
然而,东吴的实权人物,却极力反对进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