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1译文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
2注释
⑴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
⑵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
⑶涕:眼泪 。
⑷却看:回头看 。妻子:妻子和孩子 。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
⑸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 。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
⑹放歌:放声高歌 。须:应当 。纵酒:开怀痛饮 。
⑺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作伴:与妻儿一同 。
⑻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
⑼便:就的意思 。襄阳:今属湖北 。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
3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 。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 。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 。“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 。“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北东北部一带 。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 。如今“忽传收蓟北”,真如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 。“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
颔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高峰 。“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 。“却看”就是“回头看” 。“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 。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诗人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 。“白日”,指晴朗的日子,点出人已到了老年 。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 。“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 。诗人想到这里,自然就会“喜欲狂”了 。
- 用手机收藏的照片在哪里查看 怎样查看手机收藏的视频内容
- 公司催收函范文 公司对公司催款函模板
- 激励上进正能量短句大全 付出与收获的优美句子
- 正部级工资2020年收入标准 正国级工资是多少钱一年
- 双非澳洲留学,大概率回国工作,中介机构怎么选?免费和收费的中介怎么选?
- 学大教育收费价格表高中 学大教育一对一价格是多少
- 淘宝补单如何收费?什么时候补单比较好?
- 可以刷信用卡的收款二维码怎么弄 二维码收款能刷信用卡吗
- 混合敏感肌适合用什么水 收敛水敏感肌能用吗
- 韵达快递怎么拒收退回 京东快递怎么拒收退款流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