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六月半陶庵梦忆 西湖七月半原文及翻译赏析( 二 )


解读分析
《西湖七月半》是张岱散文小品的代表作 。描述的是明末杭州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作者以简净的文笔,重现了当时的西湖风光和世风民俗,通过对各类看客看月形态的描摹刻画,一面讥嘲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与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的清高自傲与风雅不俗 。文章褒贬虽然有失偏颇,但立意别致,语言清丽,充满了诗情画意 。2
本文结构严整,自西湖七月半时的世态人情写起,描写了达官贵人、名娃闺秀、无赖子弟、风雅之士等五类人不同的看月姿态,她们看月的姿态各不相同,有的是附庸风雅,有的是真正的看月者,对待他人目光,有的人刻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看月的样子,有的人却不愿被别人看到,各不相同 。寥寥数语,将五类人不同的观月形象跃然纸上,观察细致深入,描写生动传神 。第二段起总写杭人游湖的情景 。“避月如仇”,摩肩接踵的纷乱场景,与第三段游客散尽,湖面复平后,真正的看月人登临此处,领略湖山景色的清闲形成对比,最终以“酣睡于十里荷花中”收束,余味无穷 。
全文巧妙运用对比映照,严于雅俗之分,又不作正面按断,令读者悠然会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